改革在行动|工矿城转型记:新余改革炼就新工业图景
原标题:
工矿城市的转型发展答卷
——新余市以改革促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强市建设
新余因钢设市,工业基因深植千年。
早在唐代,这里便燃起了采矿冶铁的炉火。如今,这座城市以改革之力促发展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奔涌不息。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新余市紧紧围绕省委赋予“以转型促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化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区域协同、产业协作、机制协调,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转型发展总体构想,聚焦空间、产业、绿色、治理“四个转型”,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强市建设。
空间转型: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俯瞰渝钤大地,水系丰沛,路网通达。作为中部内陆地区重要节点城市,新余市连接赣中、赣西,高铁一小时内直达南昌、长沙两座省会城市。区域协同如何破题?
答案是:拓展“四圈”。加快建设新时代国际友城,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力策应省会引领战略,与周边市县深化合作交流。
“具体而言,就是完善内陆通道城市开放体系、搭建‘投资新余’一体化服务平台,将本地资源禀赋与外部产业、技术、人才等紧密结合。”新余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裴晓林说,去年9月以来,该市与阿根廷萨尔塔市签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与南昌市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
新余行政区域架构为“一县一区”,格局紧凑,资源集中,推动“市域一体”空间转型具有天然优势。
基于此,这座城市建立板块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化工集中区、热处理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共用;完善交通规划体系,渝钤大道工程一标段建成后,分宜至主城区车程将压缩三分之一……
新余电镀集控区车间内,一件件来自各县区的金属物件经多道工序电镀,变得光泽有型;车间外,废气废水处理装置高效运转。
随着新余钢铁、锂电产业发展,企业对能提高金属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的电镀工艺需求大大增加。该市创新“一区建、多区用”机制,规划建设电镀集控区。全市企业租赁或购买厂房建设电镀产线,园区提供物业、污水处理、危化品管理等服务,实现污染共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以前,我们经开区企业需将产品送往外地进行电镀,现在,来高新区就可以搞定,省钱又省时。”新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徐俊感慨。
依托“一城五区多点”区域发展布局,“市域一体”的内涵正不断丰富。
产业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7月的清晨,走进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专注地观察烧杯中溶液的变化。
赣锋研究院院长彭爱平介绍,今年初,赣锋锂业硫化锂实现量产,打通固态电池生态关键原料环节,实现了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
技术突围源于新余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以“绿色+科创”形式,助力赣锋锂业成功发行全省首单民营企业绿色科创票据,发行规模8亿元;加快建设锂电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与赣锋锂业共同培养锂电工程师……一项项创新举措,为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不远处的江西万达美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智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飞速运转,电子屏幕实时显示各类生产数据。
“政府精准服务,专家‘一对一’上门指导,惠企政策‘大礼包’直达快享,奖补500余万元,建成‘5G数字工厂’。”该公司董事长万红飞轻点手机屏幕,每台机器的运行时间、产能、速率、能耗等数据一目了然。他坦言,工厂转型后,每吨产品节约成本2000元,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约15%。
政策工具多样化、人才队伍本地化、重点工作融合化。“三化促数转”改革助力新余621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460家启动转型,3家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产业转型的春风,从车间吹向田间。
新余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锂电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余蜜橘国家地理标志成功续展,全省首创“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成5个省级数字经济聚集区,落户京东五星旗舰店江西首店。
绿色转型:全面建设美丽新余
盛夏时节,新余金石矿山公园被大片植被覆盖,绿意盎然。这里曾因过度开采,满目疮痍,经过精心治理,重焕生机。
“绿起来,还要富起来。”金石山项目总监戴松介绍,景区打造24个游玩区,自年初试营业以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营收近300万元。
从“复绿”到“生金”,新余市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建设、综合治理、收益共享”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集生态修复、矿山旅游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矿山公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
“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是当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缩影,标志着从污染防治攻坚向美丽新余建设全面转型。新余率先发布全国首单碳标签融资产品,率先在全省建成水环境监管智慧信息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机库覆盖……
生态环境部年初公布,新余PM2.5浓度过去一年改善幅度位列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的第18位。成绩亮眼,展现改革的力度与深度。
治理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一场数字赋能、以人为本的治理体制改革正全面深化。
在新余“城市大脑”的巨屏上,经济运行、社会综治、城市管理等板块数据分区呈现,全方位展示城市实时运行情况。通过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治理、民生等深度融合,已汇聚60多家单位、18亿多条政务数据,实现企业开办“一照通办”、新生入学“一次不跑”、法院执行“一键查询”。
当数字之基夯实,更具温度的治理实践随之生长。不久前,市民周先生通过新余文明积分APP“随手拍”举报了一起未戴头盔骑电动车的行为,当天就收到0.2分品德分和100分物质分奖励,可兑换礼品。“文明积分平台”今年6月上线,已与1300余家商超互通,发放物质分价值4032万元、带动消费159万元,发放品德分5657分。
一幅宜居宜业、文旅融合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图景徐徐展开。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新模式,投入14.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57个,建设“好社区”省级试点5个。
——健全发展人文经济的体制机制,仙女湖马拉松赛与蜜橘节酿成“甜蜜赛道”,舞剧《天工开物》登上联合国舞台。
改革不止,发展不息。迈上新征程,新余市以逢山开路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强市建设新篇章。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