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润社区,温情暖人心
(余晗恩 吴淑珍 曾涛)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却挡不住赣鄱红韵薪火团青年学子们的满腔热忱。怀着传承红色文化、服务社区群众的坚定信念,他们走进水岸人家社区,以青春之力、创新之举,为社区注入全新活力,书写了一段温暖人心的实践篇章。
早在活动筹备阶段,薪火团成员便展现出极强的行动力与创造力。团队召开多次线上线下会议,围绕推广普通话、传播红色文化、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三大核心任务展开头脑风暴。成员们分工协作,有人深入研究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惯,有人查阅海量资料收集红色故事与防溺水知识,有人凭借专业特长设计宣传物料。经过反复打磨,一套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活动方案终于成型。
进入社区后,团队成员迅速与社区管理方钟芳老师建立联系,凭借真诚的态度和详实的方案,成功争取到社区公告栏、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宣传阵地。随后,大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宣传布置工作中。烈日下,他们搬运展板、张贴海报、悬挂标语,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无人喊累。为了让宣传内容更具吸引力,成员们在设计上颇费心思:防溺水安全警示海报采用漫画形式,生动还原溺水危险场景,配以通俗易懂的自救与救援知识;推普公益标语巧妙融入流行元素和趣味语言,搭配拼音注释,方便居民跟读学习;红色文化主题展板则精心挑选珍贵历史照片,搭配简洁有力的文字介绍,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基因娓娓道来。
随着一幅幅宣传作品在社区各处亮相,原本普通的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文化广场上,大型红色主题展板前人头攒动,居民们或带着孩子逐字阅读,或与同伴交流感想。“原来红军长征路上有这么多感人故事,这些知识对孩子教育太有帮助了!”
为了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团队成员还主动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在社区活动中心,他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故事会。成员们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深情讲述《半条被子》《八女投江》等经典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将大家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台下,老老少少听得入神,不少人眼中泛起感动的泪花。故事会后,成员们又化身“安全宣传员”和“推普小老师”,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识,纠正方言发音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除了集中宣传活动,团队成员还利用傍晚居民纳凉的时间,分组走进社区各个角落。他们手持宣传手册,挨家挨户发放讲解;在小广场上组织趣味游戏,将红色知识、安全常识融入其中;为孩子们开设临时课堂,教他们学讲普通话、绘制红色主题手抄报。“大哥哥大姐姐讲的知识真有趣,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当志愿者!”一个小朋友拉着成员的手兴奋地说。
从活动策划到落地实施,从宣传布置到互动交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薪火团成员的心血与智慧。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诚与热情打动每一位居民。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红色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让安全知识和普通话走进千家万户,更让青年学子们在服务社会中收获成长,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焕然一新的水岸人家社区,文化广场上,居民们仍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赣鄱红韵薪火团的成员们虽已略显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自豪与满足的光芒。他们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薪火团将继续以红韵为笔,以温情为墨,在更多社区描绘美好图景,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让温暖与关怀永驻人间。
学校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财贸学院
团队名称:赣鄱红运薪火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