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下乡传文明青春聚力助振兴——“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三下乡
“老师,恁说普通话是不是不管哪儿嘞人都能听懂呀?”“老师,这个用普通话咋说”这是几个刚上完普通话知识课程的孩子围在实践队成员身边问出的问题。2025年7月1日,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道兴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普通话推广与教学活动。


从“不敢说”到“大胆讲”
“老师,这咋读呀?”这是开课第一天,孩子怯生生地用方言问出的问题。实践队成员发现,不少孩子因为平时习惯说方言,用普通话表达时总是底气不足。为了提高孩子们说普通话的自信,队员们设计了“词语接龙”“主持人大赛”“话剧表演”等一系列趣味活动,巩固发音,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哪怕说得不流利,也会得到掌声鼓励。通过实践队成员的不懈努力,校园中普通话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孩子们从“怕说错”到“敢开口”,从羞于表达到朗朗上口,普通话成了他们分享喜悦、交流想法的自然选择。



传承非遗 庚续文脉
实践队成员们组织孩子们进行手工创作活动,为孩子们搭建普通话运用平台。为了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语言艺术和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锻炼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实践队成员特意准备了非遗漆扇和泥塑两门体验课。成员们分组带领孩子们进行制作漆扇,泥塑,孩子们在一次次实践中轻松体会到非遗承载的生活智慧。一把未干的漆扇、一个带着指温的泥塑,成了孩子们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小使者”。展示环节成为教学的亮点,完成作品后,孩子们轮流举起手中的漆扇与泥塑,用普通话清晰地介绍创作灵感。成员们适时纠正发音、引导表达,鼓励孩子们大胆开口。从起初的羞涩卡顿,到后来的流畅分享,孩子们在展示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了普通话表达自信。



毕业晚会展示自我
“下面请欣赏合唱《你从未离去》!”毕业晚会的舞台上,孩子们洋溢着欢乐的笑脸,站在舞台中央。当旋律响起,他们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唱出“前方的路不再孤单漫长”,稚嫩的嗓音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也展现着推广普通话的成果。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实践队在活动最后一天策划了这场晚会,晚会节目均由孩子们自主报名参演,从舞蹈展示到儿歌合唱,再到诗词朗诵,原创作文朗诵,咬字清晰、节奏整齐,童真与勇气交织的舞台,成为他们十天成长的最佳注脚。从最初报名时的羞涩犹豫,到排练时的认真,再到登台时的从容,孩子们在舞台上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在一次次尝试中收获了“我能行”的自信心。



普通话作为全国人民的通用语应运而生,成为传达情感、传播知识,弥补交流的空缺、跨越语言隔阂的重要工具。推广普及普通话不仅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贸易往来,更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坚定推广普通话的信念与决心,继续带着中华文化和普通话课程走进更多乡村学校,让更多孩子在文化浸润与表达锻炼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让普通话文化的火种在天地间传递,以实际行动为推普工作贡献青春力量。(责编/魏蕊蕊 文/刘畅 韩芝瑶 图/刘畅 韩芝瑶 王贤瑾译 任准 刘湘宁 寇琼心 姬梦琦 李函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