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区”带来动力活力,渝水区蹄疾步稳走好发展之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光华)“过去采购锻材原料要去湖南,现在隔壁威奥的产品生产出来后,直接送进我们的车间加工,实现了降本增效。”近日,江西黑金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经理廖新春指着对面江西威奥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说。正是看中新余市渝水区钢铁产业链优势,黑金刚选择与威奥当邻居,利用威奥的锻材生产高端钻机钻头。渝水区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强龙头补链条,优特长材、欧冶链金等企业拉动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
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综合实力优强区”,是新余市委赋予渝水区的发展任务。该区以“四区”建设为统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起步有力、持续回升、总体向好”态势。1至6月,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6%、17.8%、7.7%和6.9%。
渝水区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动能不断向新。通过做优做强钢铁产业、延伸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钢铁产业链不断延长,呈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趋势。今年前5个月,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4%、140.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推动产业转型,该区突出项目建设、创新驱动,上半年签约项目51个、金额121.86亿元,项目开工率达76%,11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18亿元,发放3.27亿元“渝数贷”推进智改数转,4家企业获评省级“数智工厂”“小灯塔”企业,7家企业入选江西省先进级智能工厂,31家企业入选今年全省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着力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该区完成84个老旧小区、50个城中村改造,2.48万户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即将启动75个老旧小区和城市危旧房改造。该区加快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县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全域旅游等统筹谋划和建设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071.44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该区以此为依托,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打造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城乡配送体系。
治理创新让发展更有质感。该区以党建为引领,在社区打造“睦邻中心”,构建了“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居民生活更便利舒适。平安防线注入科技基因,1.6万余家“九小场所”实现“一店一码”监管,777台电焊设备“加芯赋码”实现智慧监管,2774台电梯加装电动车阻入系统。为推进综合实力优强区建设,该区全面深化改革,7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协同推进,新余经开区重点改革任务全省领跑,农村产权交易活跃,3300万元惠企资金直达231家企业。1至5月,该区新增企业3410户、个体工商户178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