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声乐艺术、咖啡拉花、电商新技能……南昌夜校如何“圈粉”年轻人?
下班后去哪里“充电”?南昌高新区的刀尖非遗刻纸“生花”、青山湖区青春便利店里飘出悦耳的歌声、安义县的咖啡课堂弥漫着阵阵醇香……夜幕下的南昌,青年夜校正丰富着年轻人的业余生活。这些由共青团南昌市委打造的“家门口的成长加油站”,在全城先后设有48个站点,不到一年半就吸引了近3万人次踊跃参与。
连日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南昌不同县区的夜校教学点发现,从非遗传承、声乐艺术到咖啡拉花、电商新技能,夜校课程丰富多样,既传承老手艺的“韵味”,又展现新潮流的“范儿”。在这里不仅能学手艺、交朋友,也让下班后的时光变得充实有趣。
高新区夜校:一刀一刻体验老传统
南昌高新夜校的学员在刻纸。
南昌高新区夜校的教室内,学员开心地看着自己的刻纸作品。
夜幕降临,走进南昌高新区新时代文明中心,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活力。7月23日晚上7时,非遗刻纸课程教室里灯火通明。近40名学员正屏息凝神,运刀如笔。“以前下班后,宅家刷手机、逛街是常态,久了难免单调。”正专注刻纸的李先生笑着说,夜校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比单纯消遣有意思多了。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夜校上课了。”家住夜校附近的万女士言语间满是欣喜,这次她特意带着孩子一同来体验非遗刻纸。她表示,最初在公众号看到夜校开课信息,每次参与都感觉“赚到了”。“这节刻纸课意义非凡,不仅是学手艺,更是带孩子亲手触摸、传承老祖宗的智慧”,在万女士看来,夜校不只是学东西的地方,更是她和孩子一起接触老手艺、留存温暖记忆的好去处。
对此,授课教师谢清清表示,青年夜校的公益课就像一座桥,让刻纸这样的老手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摆设,而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青年一代也成为传承的一分子。
高新区团工委干部何钰介绍,该区青年夜校自2024年起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68期,服务学员近3500人次。课程内容涵盖非遗传承、技能提升、健康生活等领域。夜校坚持纯公益免费性质,并将教学点灵活延伸至青年聚集地,打造“家门口的成长加油站”。
青山湖区夜校:歌声飞扬结交新朋友
如果说高新区的刻纸课堂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静谧与匠心,那么青山湖区的“青春便利店”则洋溢着青春飞扬的旋律。“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7月24日晚上7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青山湖区“青春便利店”的夜校里飘出来的。
“来上课的年轻人,唱歌水平有高有低,彼此也互不相识”。声乐老师张毅恒特意挑选了《世界赠与我的》这样容易引起共鸣的歌,还带着大家边玩边学。“音乐是一种大家都能懂的语言,能让心贴得更近。”张毅恒说,“我们设计小游戏,分小组练习,就是想让大家别拘束。这样学起来轻松开心,不仅能学会发声技巧、歌唱方法和情感表达,更能让大家通过唱歌结交朋友。”
“老师教的专业又生动,课堂氛围特别好,已经开始期待下次课了。”刚下课,一名女学员还忍不住哼着歌。她看着周围的环境,又说,“下班后约朋友来这,喝杯咖啡聊聊天,沙龙区还有小舞台和乐器,想唱就唱,说真的,这儿就是我们年轻人放松、找乐子的‘宝藏’据点。”
安义县夜校:咖啡飘香从手抖到高手
安义县夜校的教室内,学员们在学习如何压咖啡粉。
从歌声悠扬的便利店转向安义县的青年夜校,空气中弥漫的则是咖啡豆的浓郁醇香。7月25日晚上7时,在安义县青年夜校咖啡课实操区内,崭新的咖啡机、磨豆机等设备一字排开,瞬间点燃了学员们的热情。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员们轮番上阵,沉浸式体验咖啡制作的魅力。从研磨咖啡豆的粗细掌控、压粉力道的拿捏,到萃取浓缩的精准把控,再到打奶泡、拉花的“指尖艺术”,每个环节都充满探索乐趣。
“刚开始压粉,手抖得厉害,生怕因为力道不均压歪了。”初次尝试咖啡制作的学员程先生分享着自己的上课心得,“老师特别有耐心,手把手指导我们咖啡制作技巧。多试几次,看着咖啡液稳稳流出,再画出一个爱心形状,太有成就感了。”
伴随着机器的嗡鸣与奶泡的嘶嘶声,学员们从生疏渐入佳境。当一杯杯冒着热气的自制拿铁、美式陆续“出炉”,学员王女士课后兴奋不已。她端着咖啡说,“老师讲咖啡豆烘焙程度对风味的影响时,用‘炒菜的火候’来比喻:浅烘豆风味清爽,深烘豆口感浓郁,我一听就懂了。”
青年夜校:48个站点3万人次参与
据了解,青年夜校自2024年创办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南昌市已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馆、社区书房、商圈楼宇等多样化阵地,先后设立了48个团属青年夜校站点,累计吸引近3万人次青年前来“充电”。
在拓展阵地的同时,共青团南昌市委还创新推出了“夜校合伙人”计划,为课程注入活力。团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冰介绍,团市委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夜校师资库,广泛邀请青联委员、青年讲师团成员、各领域专家、技能大师、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以及身边的先进榜样等加入“夜校合伙人”队伍。他们的加入,显著提升了课程的质量和吸引力。
“传统+潮流的课程组合,正是为了让课程表既能吸引追求潮味的年轻人,又能满足大家学习咖啡拉花、声乐等实用技能的需求。”李冰说道。
文/图 刘志洲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实习生文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