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救助车祸伤者 南昌市民邹小炎与王顺勇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去年4月13日,他们挺身救助车祸受伤司机;今年7月21日,赴京领取荣誉奖状……一次危急关头的救援,让南昌普通市民王顺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青年医生邹小炎载誉而归。两人因合力救助车祸伤者,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7月25日,记者采访二人时,他们坦言:“相信多数人遇到类似情况都会伸出援手,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定会珍惜荣誉,继续帮助更多人!”王顺的话语铿锵有力。
生死瞬间!两勇士火海抢人
夜幕降临,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束火光令人避而远之。两名男子将受伤的司机拽出驾驶室,瞬间车辆被大火吞没——这电影般的情景,真实发生在南昌街头。
2024年4月13日晚,南昌市西湖区桃花南路上,一辆疾驰的SUV失控撞上路边的交通标志杆,车头部位随即起火并冒出浓烟。途经此处的邹小炎立即将车停靠路边。“我是一名医生,想都不用想,必须去救人。”回忆当时情景,他表示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冲向火焰四起的事故车辆。
邹小炎回忆,透过敞开的车窗,可见副驾驶位置已燃起明火,司机双眼紧闭、嘴角渗血,瘫倒在驾驶座上。他立即从车窗探身进去,试图打开车门救出司机。但因车体变形,安全带无法解开,加之司机体型壮硕,邹小炎一人难以施救。危急关头,骑车路过的王顺发现险情,立即上前协助。二人在火焰即将吞噬驾驶座的前一刻,成功拉开车门、解开安全带,合力将司机救出。就在他们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区域时,事故车辆突然爆炸,整个车身瞬间被大火吞没。
“当时一人抬头,一人抬脚。伤者体型壮实,我们很担心无法及时救出,特别是看到火势越来越猛。”王顺回忆道。事后消防人员表示,伤者非常幸运,救援人员抢在死神之前将其安全撤离,“当时车辆随时可能爆炸”。
医者仁心:救人就是本能
冒着爆燃危险冲在一线救人的两位勇士,其壮举令人钦佩,但他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事后,邹小炎接受采访时表示:“看到车辆冒烟时,我就判断司机肯定失去意识了。当时只想尽快把人救出来,救人比什么都重要,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他强调,这正是一名医者的职责所在。在他看来,医生的天职不仅体现在手术台上和病房里,更应将“救死扶伤”的信念贯穿于生活的每个细节。
据了解,邹小炎是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现已成为一名口腔医师。自18岁踏入医学殿堂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近10年的执业生涯中,他已为超过1万人次患者提供服务。针对牙周病高发与公众认知不足的现状,邹小炎不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还主动协助转诊,甚至牺牲休息时间加班诊疗,充分展现了医者仁心。除临床工作外,他还致力于教学工作,在临床带教中倾囊相授。业余时间,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网络健康科普,向社区居民和网友传播口腔健康知识。
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举行。由于工作繁忙无法赴京领奖,他的荣誉证书是王顺代为领取的。
退伍军人:这是子弟兵的本分
从北京载誉归来的王顺,从一名普通市民成长为见义勇为模范,但他始终认为:“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如果晚了一秒,后果不堪设想!”王顺说,自己在救人时只是拉了一把,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意外收获了各类荣誉证书,更有幸进京领回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我当过兵,部队教导我们,人民子弟兵就是要保护人民群众。只要群众有困难,军人就必须冲锋在前。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人民的困难高于一切!”王顺始终牢记着军人的信条。
“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王顺说道。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记得大儿子曾告诉他,同学们在地铁电视上看到王顺的救人事迹后,都对这位英雄爸爸充满好奇。为此,王顺多次走进孩子学校和附近社区进行宣讲。“分享我的故事,就是为了传递社会正能量。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传递一些正能量,世界将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希望!”王顺表示。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肖辉艳 胡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