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警惕“向上取整”形成“破窗效应”

2025-07-28 18:43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期,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停车等领域“向上取整”计费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停车30分7秒,却按45分钟收费。”北京白领刘女士向记者吐槽了她最近停车时遭遇的“向上取整”收费情况。得到的回复更是让她无奈:“别说超7秒,哪怕超1秒也这么收费,系统就是如此设置的。”

  在移动支付已成常态的今天,“四舍五入”的计费方式被广为诟病。而一些服务领域的做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续重或计时计费时,只“入”不“舍”,只“上”不“下”。如此“向上取整”,就是在“整”消费者。

  据报道,有快递行业内人士称,“向上取整”是行业惯例。申通、极兔、中通和圆通客服均表示,平台确实存在“向上取整”规则,其中,申通客服称,若行业整改,申通会做出改善。此外,“向上取整”的现象还存在于充电宝、停车收费等多个领域。

  其实,试图以“行业惯例”为由为自己的不合理收费寻找依据,经不起推敲。2024年4月1日实施的新版《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服务主体应使用秤、卷尺等计量用具测量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时间也一样,小时以下还有分钟,分钟以下还有秒,并不缺计量、计价单位。拿“行业惯例”开脱,站不住脚。

  “向上取整”收费带来的危害,不仅在于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肆意践踏,更在于其对市场诚信体系的破坏。这种盈利模式,无非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的“多占多要”,与“货真价实”的商业伦理背道而驰。更应当警惕的是,一旦这种行为形成“破窗效应”,更多企业将会争相效仿,最终导致市场规则扭曲。

  因此,遏制“向上取整”,势在必行。首先,监管部门要发力。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要经常性地对经营者是否存有“向上取整”行为进行明察暗访,督促经营者“按实结算”。其次,执法部门要发力,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责令停业整顿等多种处罚机制,让无良经营者承担应有代价。

  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和引导,开展对经营者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经营者通过自身的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赞誉,营造良好的行业风气,形成良性竞争的生态。

  (文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