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保姆来了,都能干点啥?

2025-07-28 18:19 阅读
央视网综合

“以后养老的活儿

能让机器人来干吗?”

这一大胆的设想

正在渐渐变成现实

送药送餐、拖地叠衣、方言交互......

一个个具体的养老需求

正在推动“保姆机器人”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送药、送餐

机器狗成为老人们的“团宠”

 

在浙江杭州西湖区一个养老服务中心,机器狗可以陪伴老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自主建模技术,机器狗“小西”能精准识别每位老人的房间号,只需一句“送药”,它便迅速响应。

自“上岗”以来,这只体重仅14公斤的四足机器狗已成为老人们的“团宠”,为智慧养老提供了全新解法。

在社区食堂用餐高峰时段,“小西”能自如切换成“送餐员”角色,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桌前。

除了送餐等基础服务,“小西”的“聪明”更体现在一些细节中。它的头部搭载了深度相机和工业相机,可实时识别地形障碍与人体动作,若老人意外摔倒,它能立即发出警报。

此外,杭州古南社区也能看到“小西”的踪影。这里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30%,其中孤寡、独居、空巢老人超200人,社区工作人员称“小西”的加入为特殊老人增加了一层保障。他举例,认知障碍老人常忘记用药,机器狗可定时提醒;社区人手紧张时,它还能分担送餐、引导散步等工作。

虽然目前“小西”仍需工作人员辅助设置程序,但它的出现无疑为解决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小西”还将升级,通过人脸识别实时追踪外出老人位置,降低走失风险。

做家务、能陪伴

机器人化身“好搭子”

 

在深圳养老护理院,一场变革正悄然发生。

银发老人能与智能机器人共舞乒乓、齐练太极,甚至携手跳起广场舞,这些画面不仅传递着欢乐,更折射出中国养老服务正经历的关键转型——智能机器人正以多种角色融入养老日常。

画面中,机器人的两只机械臂正在完成叠衣服的任务,它将T恤缓缓拿起,平铺,拎起同一侧的袖子和衣角,折叠,再拎起另一侧……叠完后,它还会把衣服码放好。

除此之外,机器人还可以拖地,尽管动作细节有待完善,老人们仍欣喜表示“省了好多力气”,技术辅助的价值初显轮廓。

在精神陪伴上,机器人化身为“文娱搭子”,渴了,为你倒一杯咖啡、斟一杯茶;饿了,为你制作一盘营养均衡的沙拉;无聊了,可以和你聊天,还能打上一套标准的太极拳。

“你,去厨房给我炒俩菜”也从一种调侃变成了现实。

在甘肃兰州,老人们的日常用餐方式正被科技重新定义。食堂采用“人工+炒菜机器人”的模式,真人厨师专注备菜,机器人管家精准掌勺。一键启动,机器人便能依据预设程序,精准吸取调料,经加热搅拌,快速烹制出美味菜肴。

相比传统方式,机器人炒菜不仅效率翻倍,还能确保营养膳食搭配更均匀。一位食堂厨师说,“如果我有2台机器人的话,可以在2分钟之内炒4个菜”。

上海虹桥一社区食堂,利用智能科技助力破解社区老年人的吃饭问题。

社区食堂里,机械臂将净菜投入智能炒菜系统,煎烤蒸煮全部自动完成。据了解,目前该系统已掌握2000多道菜谱,涵盖八大菜系,能够精准控制油盐配比,20元左右即可享受一顿美味的健康餐。

作为上海市首批养老服务健康食堂,日均供应量近700份餐食。智能结算平台支持刷脸、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 使用机器人炒菜,降低了餐厅运营50%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出餐效率。餐厅还推出一键减免功能,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推出15元及18元的优惠套餐。

从智能结算、机器人炒菜,到精准营养推荐、大数据分析,全方位提升了老年人就餐体验,以科技力量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听得懂方言、能辅助行走

养老黑科技助力老人“自由行”


在人口老龄化与科技革命交汇的时代浪潮下,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柔性机械等硬核科技正突破传统养老产品边界。

在今年的上海老博会上,无人驾驶轮椅机器人亮相。这款机器人能在室内外全场景自主避障,实时监测跌落、侧翻风险与预警。有趣的是,它还能听懂方言,并且支持远程视频通话,方便老人自主出行、随时与人保持联系。

 

肌肉力量衰退的老年人如何行走?外骨骼助行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外骨骼助行器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算法,识别人的意图和姿态,然后通过一系列机械和电子系统,将机器的力量传递到人的身上。许多老人表示,借助外骨骼助行器,抬腿更省力,爬楼、走路也比之前轻松很多。

此外,下肢康复机器人也受到广泛关注。

这款机器人基于“神经可塑性”的原理,针对需要康复训练的长者的下肢运动障碍问题,通过外部带动下肢进行科学、高效、准确的步行训练,提升其下肢自主行走能力。

在河北工业大学,有一位特殊的“钢铁护工”,它凭借独特的双臂设计和智能传感技术,可以独立安全地完成以往需多人协作的转移任务,为未来智慧养老带来全新可能。
据介绍,在转运过程中,机器人可以根据其电子皮肤检测到的人机之间的交互力,调整人体姿态,并通过视觉传感器时刻观测人体姿态,确保安全性。此外,这款机器人负载能力较大,叠加电机的转矩并结合视觉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监测,还可以规避空间中的障碍物。

据悉,未来这款机器人将被应用在养老院,进一步收集数据,用来训练大模型,使其具备决策能力,最终实现对老年人的全自主护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超3亿,相关报道显示,全国失能失智老人数量已超4500万,但我国养老护理行业从业人员仅50万,“保姆机器人”何时能上岗,成为了很多家庭关注的重点。

从叠衣倒水的交互助手

到保障老人安全的搬运专家

再到能走会抓的多面手

保姆机器人

正精准适配中国家庭的不同生活场景

你希望机器人未来能替你解决哪些问题?

评论区聊聊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