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别让“白条”寒了民心

2025-07-28 18:23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河南商水县一女子反映称,2020年-2021年间,“商水县粮食局脱贫攻坚小组”在自家饭馆用餐后打白条,近3万元餐费讨要5年无果,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在媒体报道后,欠款迅速结清,可这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小饭馆本是百姓营生的小本买卖,当初愿意让脱贫攻坚小组赊账,是出于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认为公家做事讲诚信,账目不会有差池。谁能想到,这份信任换来的是长达5年的追债之路,甚至导致两位老人气愤交加、病痛缠身,餐馆无奈停业。这68张白条,每一张都记录着饭馆的付出,却也刺痛着百姓的心,更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从事件经过来看,“新官不理旧账”是问题的关键症结。签字人之一表示,因单位领导换届,结账事宜被耽搁。原局长因违纪违法被查,新领导便以各种理由推脱,让这笔欠款成了无人认领的“糊涂账”。政府部门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不是某位领导的私人机构,权力交接不能成为责任断档的借口。

  公职人员下乡帮扶,本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可吃饭打白条、长期拖欠不还的行为,却与帮扶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此“打白条”,不仅寒了饭馆老板的心,也让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效产生怀疑,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严和信任。

  值得庆幸的是,在媒体曝光和舆论压力下,欠款迅速结清,这一方面说明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部分基层单位“不曝光不解决”的消极工作态度。解决问题不应依赖舆论倒逼,而应成为日常工作的基本准则。基层治理的温度,就体现在对群众“小事”的重视程度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民生诉求,实则关系到政府与群众的鱼水之情。

  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一方面,应完善公务消费结算制度,明确公职人员在外就餐、消费等行为的结算流程和时间限制,杜绝“打白条”现象的滋生;另一方面,强化离任审计责任,确保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经济往来账目清晰,权力交接时责任明确,避免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意识,真正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此次事件虽然画上了句号,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政府的公信力是在一件件为民实事中积累起来的,每一位公职人员都应珍惜这份信任,做到言行一致、诚信履职。唯有如此,才能让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更加坚固,让各项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董乔楠)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