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68元摸幼虎被咬,谁该为“危险体验”买单?

2025-07-28 18:16 阅读
大江网原创

  7月21日,辽宁大连一位陈女士带娃去狮虎园,体验摸幼虎项目(68元/4分钟),期间幼虎突然咬破孩子胳膊。陈女士称,是在主播的视频直播间买的票,几十块钱体验4分钟(不含门票),并未告知会有风险,孩子戴了橡胶手套,幼虎咬的是胳膊,出事后饲养员带着上医院打针,费用是自己垫付的,园方说承担医药费加赔偿1000元,“根本无法接受”。

  7月24日,大连狮虎园工作人员回应称,体验摸幼虎是每人68元,可以拍照摸4分钟,暂时不包含保险,有危险需要自己承担,园区动物都打过疫苗,目前相关领导已经介入。大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表示,动物园饲养保护动物都需要资质,买动物需要相关手续的。

  68元,4分钟,一次与幼虎零距离接触的“亲子互动”。这本是大连狮虎园里一场新奇体验的开端,却以幼虎咬伤孩子手臂、赔偿争执不休的结局收场。“萌宠体验”瞬间化为“惊魂一刻”,这看似偶然的意外,却撕开了野生动物接触项目暗藏的层层隐患。

  园区操作“步步惊心”:只收钱,不担责?涉事园区的操作令人咋舌。一面以“摸幼虎”为噱头,通过直播间吸引游客购票;另一面却既不充分提示风险,也不购买保险,反而单方面要求游客“自担风险”。这种“只收体验费,不担安全责”的模式,实则是将经营风险赤裸裸地转嫁给消费者。幼虎虽小,野性犹存,薄薄的橡胶手套岂能构成有效防护?园区既缺乏科学的安全机制,又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责任形同虚设。

  合规性疑云:合法?合理?更令人忧虑的是此类项目的合规性根基。大连市林业局明确指出,动物园饲养保护动物应该具备资质,买卖动物也必须有合法手续。那么,放任游客直接触摸幼虎,是否符合野生动物保护和饲养管理的规范?幼虎来源是否正当?频繁的人类接触是否干扰其正常生长发育?这些问题,远比眼前赔偿金额的争议更值得深究。

  家长猎奇≠园区免责。家长选择此类项目或有猎奇心态,但这绝不能成为园区免责的盾牌。正如当事家长陈女士所言,若事先知晓有被咬风险,未必会让孩子冒险。园区将“68元体验”包装成低门槛、高趣味的娱乐项目,却对潜在危险轻描淡写,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本身就难逃消费欺诈之嫌。而事后仅提出“承担医药费加赔偿1000元”的方案,更显敷衍:这笔钱既难以弥补孩子身体的伤痛,更遑论抚平其心理的阴影。

  行业警钟:动物非玩具,安全是底线。从“撸狐”“喂狮”到“摸虎”,各类野生动物互动项目近年来层出不穷。商家为追逐流量与利润,不断降低接触门槛,却常常将安全防护与动物福利抛诸脑后。此次幼虎伤人事件,当为全行业敲响警钟:野生动物绝非供人戏耍的“玩具”,商业变现绝不可逾越安全底线与法律红线。

  目前,园方表示“相关领导介入”。但介入不应止于协商赔偿。当地监管部门更需以此为契机,对辖区内所有涉及野生动物的接触项目展开彻底排查:明确哪些操作属于违规,哪些防护措施必须强制到位。唯有如此,才能将“体验经济”真正纳入安全与合规的轨道。毕竟,任何以生命安全为赌注的“新奇体验”,本就不该有存在的空间。

  (郭元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