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头部文旅企业何以竞相“入局”江西?

2025-07-28 17:19 阅读
大江网原创

  江西又火了!这一次不是因为“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的绝美风光,而是因为腾讯、京东、抖音等头部文旅企业扎堆入局的盛况。7月25日那场投资对接会,30多亿元真金白银的签约额,211亿元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数字背后是江西文旅产业释放的强劲“磁吸效应”,是一个中部省份如何把“诗和远方”变成“金和银两”的生动实践。江西文旅这块“磁铁”的吸引力从何而来?细究之下,答案耐人寻味。

  政策红利做“引擎”,诚意看得见摸得着。

  政策红利是最硬的“招商名片”。江西人深知,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投资江西就是投资未来,选择江西就是选择成功”——这句底气十足的邀约,背后是实打实的政策支撑。江西出台全国首个网络文学、首饰潮玩、微短剧专项扶持政策,文投基金的杠杆效应、“免申即享”的惠企服务,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打得漂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9.29%的“无事不扰”比例,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搞发展。这种“说一不二、说到做到”的政策诚意,正是吸引企业“纷至沓来”的关键。这让人想起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智慧——政府后退一步,市场就能前进一大步。江西显然深谙此道,用制度创新打破了“投资不过长江”的陈旧认知。

  但光有政策还不够,江西更懂得用市场逻辑讲好文化故事。景德镇陶瓷与网络文学的跨界联姻,AR眼镜与鹰潭眼镜产业的珠联璧合,这些看似“不搭界”的组合,恰恰展现了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就像当年故宫文创把“雍正卖萌”变成现象级IP一样,江西正在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红色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这种“老树开新花”的创新能力,才是吸引头部文旅企业的深层魅力。

  营商环境,才是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10月,我们已在南昌、九江、吉安、景德镇等地落地多个标杆项目,总投资超12亿元,真切感受到了‘江西速度’和‘江西温度’。”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总裁陈方前的切身感受,比任何宣传口号都有说服力。利亚德集团副总裁李曲柳的话,则道出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我们选择江西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不仅源于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更看重江西各级政府营造的亲商、重商、安商的优良营商环境。”江西“免罚清单”“一网通办”“即来即备”等措施,体现的是“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现代治理思维,是“企业吹哨、政府报到”的责任担当。这种思维转变带来的,是投资信心,更是发展底气。

  站在更大的时空维度看,江西“磁吸效应”折射的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当传统增长动能减弱时,文旅产业这种“绿色GDP”的权重自然提升。但文旅产业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需要科技赋能、金融“活水”、文化创意的复杂生态系统。江西的探索证明:只要找准支点,中部地区同样可以撬动高质量发展。

  资源禀赋成“底气”,特色IP活起来。

  江西从不缺“诗和远方”。这里有井冈山的红色记忆、庐山的雄奇险峻、景德镇的千年瓷韵,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江西没有躺在“老祖宗的家底”上睡大觉,而是让传统资源焕发新生机。浙江大丰实业要打造“红、绿、古”三色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阅文集团计划开发年轻人喜爱的陶瓷文创,动信通科技要把江西短剧推向全球。这些合作不是简单的“资源搬运”,而是“科技赋能、文化赋魂”的深度融合。当AR技术遇上千年瓷都,当网络文学牵手传统村落,江西文旅正在长出一批有特色、有活力的新IP,让“江西风景独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双向奔赴筑“共赢”,发展动能后劲足。合作从来不是单向奔赴,而是双向赋能的价值共创。2024年,江西签约文旅项目165个,投资总额489亿元,旅游总消费近6000亿元,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与地方的同频共振:企业带来资金、技术和理念,江西提供舞台、服务和机遇,形成了“企业盈利、产业升级、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从滕王阁的“落霞与孤鹜齐飞”,到今日文旅投资的“百舸争流”,江西正在完成从资源大省到产业强省的精彩蝶变。这股涌动的发展热潮证明:哪里有诚意满满的政策、高效便捷的服务、特色鲜明的资源,哪里就有企业的青睐,就有产业的活力,就有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

  江西文旅的“强磁场”密码,说到底就是“真心待企业、实心谋发展”的朴素道理。而这,正是所有地方发展都需要的“金钥匙”。我们有理由相信,江西文旅的“磁场效应”会持续释放,书写出更多“投资江西、共赢未来”的精彩故事。

  (邓随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