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等增加值超10%,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 江西如何实现就业与产业“双升”?

2025-07-28 17:10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在瑞昌经开区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新能源汽车智能无线充电桩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该公司副总经理欧成杰兴奋地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产值同比增长18%,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和东南亚市场,目前全年订单已基本排满。”了解到企业有用人需求,当地人社部门帮助该企业招募了79名新员工,保障产能稳定。

  当前,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动能产业已成为就业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瑞昌的高新企业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预计全年将带动就业超过3000人。这正是江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生动体现。

  盛夏的赣鄱,经济脉动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根据江西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1万人,同比增长0.6万人和0.1万人,两项就业核心指标持续飘红,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底气。

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送岗到“家门口”。 (南昌市人社局供图)

瑞昌经开区智造小镇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加紧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无线充电桩。大江网视觉江西魏东升摄

  新产业激活就业潜力

  就业增长的背后,是江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半年,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13.7%,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等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增幅达87.7%、71.9%、68.8%。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动能持续壮大,激活了就业潜力。

  在南昌技师学院无人机实训基地,负责人杨宇川正指导学员进行模拟飞行操作。作为人社部门支持的“无人机驾驶技能大师工作室”,该团队已为低空经济领域输送200余名专业人才。“从设备调试到航线规划,学员在基地就能完成全流程训练,企业招到的都是‘即插即用’的技术能手。”杨宇川说。

  2023年起,南昌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建设了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5家劳务品牌,培养“洪城工匠”等技能人才60人,累计带动就业30万人。

  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聚焦“1269”行动计划,在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重大工程等五大领域深挖潜力。

  鹰潭市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600名工人正在有序作业。“31.98万元稳岗返还资金全部用于员工技能培训。”公司行政总监靳盘飞表示,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支持,让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稳住现有岗位,更逆势扩招。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江西发放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补贴651.59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328.85万元,通过真金白银打通“人才链”与“就业链”。

  新消费拓展就业空间

  数据显示,江西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600万人,占总人口的13.88%。而今年一季度,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显著提升。据智联招聘数据,在线生活服务养老看护和居民服务等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3%、17%和10%,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缺口,母婴护理行业同样是蓝海态势。

  近日落幕的2025年“振兴杯”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围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家务服务三大项目展开。据省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西已连续14年举办此类竞赛,带动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超200万人次,为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居民和有意愿从事家政行业的女性搭建沟通平台。

  如何让有意愿的人从事新消费领域?江西的破题之道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打通就业堵点,为劳动者铺就“就好业”之路。

  “从工地到育婴室,技能培训让我找工作更有底气。”49岁的朱红曾是建筑女工,参加上饶人社部门举办的免费培训后,成功转型专业育婴员。“培训不仅免费提供教材,还为偏远学员安排食宿,现在用科学方法照顾宝宝,更得心应手,很轻松就找到了工作。”2024年,江西构建“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政府社会同推动”的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36.59万人次,让“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成为现实。

  不仅仅是家政服务领域,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消费潜力正催生新的增长点:景德镇通过商旅文体深度融合,打造“夜珠山”消费带、举办体育赛事等吸引游客,并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卖特产;在南昌,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免费开放,带动周边餐饮及夜市,衍生出汉服旅拍等行业……这些兴起的新消费场景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为群众创造了新机会、新岗位。

  新政策夯实就业根基

  51.28万人,这是2025届江西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面对“大考”,江西省通过专场招聘、校企对接、政策托底等举措为毕业生铺就精准就业路。

  在“赣就有未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管理学院财务专业的程同学正拿着简历穿梭在展位间。“之前实习经历少,找工作总觉得底气不足。”他坦言,看到现场聚集了不少对口企业,他打算仔细咨询这些企业的招聘条件,抓住这次机会。

  今年以来,江西省已举办44场省级校园招聘会,包括3场“国聘行动”、16场省级重点产业链专场招聘,推动高校线上线下举办校园招聘达2.64万场。

  “我们‘一人一档一策’梳理毕业生就业需求,定向发送招聘活动短信,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度。截至今年5月,南昌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联系率、服务率达99.78%,帮扶就业率93.98%。”南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副科长万灵表示。

  政策“组合拳”更添就业底气。江西出台《加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从挖潜政策性岗位、拓展市场化岗位、健全兜底帮扶机制等方面提出30条举措,今年已挖潜9.2万个政策性岗位,其中5.8万个已落实,为毕业生提供稳定就业选项。

  线上线下的招聘网络愈发畅通。线上,“江西就业之家”平台成为供需对接的“高速路”——通过赣服通、微信等多渠道进入平台,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毕业生精准获取岗位,平台则实现信息智能匹配、主动推送。线下,省、市、县“就业之家”与高校联动,密集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专场活动,分学科、分区域、分行业的专场招聘让供需对接更高效。

  2025年上半年,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6.9万人。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江西为困难群众、农民工拿出了新的定制化方案:“大龄人员岗”让下岗职工找到新的职业方向;“零工驿站”为零散就业者提供可靠的保障……今年“春风行动”期间,江西累计开展招聘活动3090场,实现与187万人次意向沟通对接,为返乡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习生王霜、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思成/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