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江西在行动 | 以普代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宜黄县四普工作队全面完成普查阶段性工作
2025-07-28 15:28 阅读
省文化和旅游厅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宜黄县成立的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主的普查队,不畏艰难和酷暑,翻山越岭、走村进组、寻访百姓查找文物线索,于2024年9月底全面完成了三普文物实地复查工作,于2024年10月底完成了新发现文物普查,并于2024年底完成了普查内业填报工作。
这支以“90后”为主的年轻队伍,在普查中创新实践“以普代训”模式。在参加过三普的老队员带队下,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在王安石读书堂学习RTK测绘技术,在卓望公园操练无人机航拍,在紫阴观埠桥实践文物登记……通过200余次实地操练,新队员们快速掌握了现代化普查技能。县四普领导小组组长、副县长邵明申多次深入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现场解决设备使用、文物认定等难题20余个,为这支年轻队伍注入强大信心。
普查过程也是文化唤醒的过程。80多岁的李大爷主动拿出珍藏的家谱,为普查队指认了明清建筑遗址;村民们自愿组织,为普查队当向导。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普查中不断上演,县普查办累计收到群众提供线索40余条,10多位村民自愿带路,真正实现了“文物普查人人参与,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如今,宜黄县316处文物点有了“电子身份证”,其中不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红色遗址、明清建筑。更重要的是,经过普查,达到了“以普代训”的目标,不仅提升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水平和普查业务能力,更是为该县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站在新的起点上,宜黄县将继续做好普查“后半篇文章”,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的记忆传下去,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力。这段用汗水浇灌的普查记忆,必将成为新时代宜黄文物保护工作者最珍贵的成长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