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江西在行动 | 行路何辞险远处 踏遍青山守文明——铜鼓县四普攻坚谱新章

2025-07-28 15:27 阅读
省文化和旅游厅

  铜鼓县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以“行路何曾辞险远”的奋进精神,组织专业队伍深入乡镇、村落、山区,克服交通不便、环境复杂等困难,通过“科技+人文”双轮驱动,对县域内六镇三乡开展地毯式文物资源调查。此次普查不仅摸清了文物家底,更探索出“普查—保护—活化”的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全县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0余处。

  勤学善问,拔丁抽楔,保证普查“高质量”铜鼓县普查队员们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文件、翻阅相关书籍,提升专业能力,并邀请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共同开展四普调查,弥补普查队伍文博人才不足问题,切实提升普查工作水平。普查伊始,便以类型全面的村落开展试点,以干促训、以训促学,全面梳理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频、典型问题,制定标准化解决方案,提升普查速度。在存疑问题上“刨根问底”,及时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在图纸等小处“细致入微”,力求每个环节都做到精致。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普查队在县级层面就四普信息设置三轮审核,全面提升了普查质量。

  勤勉务实,不畏艰辛,当好文物“守护人”普查队员在实地调查中始终坚持“三勤”原则——“腿勤、嘴勤、手勤”。“腿勤”即多走、多勘察,在文物及其周边多走走、建筑角落多看看,往往能发现碑刻或构件,获取文物年份等重要信息,深化文物价值认知。“嘴勤”即多问、多沟通,每到一处文物,与当地居民、产权人密切交流,不仅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也向群众及干部普及了文物保护知识。“手勤”即细录、翔实记,做好纸质调查记录、口述采访资料录音、建筑内部构造视频记录等工作,同时运用RTK设备、无人机及四普APP等,构建文物电子地图。

  忠于职守,使命担当,咬定青山不放松普查队员白天实地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轮流承担后勤工作、规划第二天行程。普查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部分文物由于信息不全,询问当地干部及村民,也无法确认,只能按照地图位置“按图索骥”,穿过茶园、荒草地,抑或多次往返穿梭,才找到隐藏于茂密草木后的文物。有的文物地理位置不准,咨询当地老者,查找当地及附近村落史料、族谱,经过多番比对信息、图片,最终才能成功确定精确位置。

  无论是翻山还是涉水,对于普查队员来说,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用脚步丈量文物,用汗水书写担当,此次普查既保护了文物,实现文物普查“一村不落、一处不漏、一个不重”,普查队员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书写了铜鼓基层文博人的共同回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