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医焕新生,看抚州如何传承创新发展旴江医学

2025-07-28 05:04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抚州是旴江医学和“建昌帮”的发源地,也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江西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行区。自2016年以来,抚州市大力实施旴江医派复兴工程,深入推进旴江医学发展,促进旴江医学在服务百姓健康中不断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生活化,努力探索出一条活态传承发展之路。

  守正创新:千年流派的现代传承

  抚州医药学院一楼大厅,“旴江医学流派”六个繁体大字格外醒目。

  “这几张图可以帮你快速了解旴江医学的传承发展史。”来到旴江医派研究院门口,该校老师邹来勇抬手指向挂在墙上的一张张旴江医派传承脉络图,满脸自豪。

  旴江医学名医多、医著多、专科特色鲜明,而且独创“建昌帮”特色炮制技术。为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2012年11月,抚州医药学院建设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旴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2023年9月成立旴江医派研究院。“研究院设立李氏中医、傅氏妇科等六大特色学术团队,引进何晓晖、谢强等知名传承人,通过师承、课题研究培养人才。”邹来勇说。

  走进旴江医学“建昌帮”展示馆,红色屏风的镂空花窗上挂着一个个药香四溢、精致玲珑的香囊福袋。展柜中,《旴江医学与文化》《旴江医学当代名医学术精粹》等书籍展示了旴江医学文化的精髓和特色。近年来,抚州市中医协会整理出版了《旴江中草药图谱》《旴江御医龚廷贤研究》等书籍,为旴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据统计,旴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已培养传承人43名、获专利4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发表相关论文240余篇。抚州市中医医院作为国家旴江医学流派建设基地,建成3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和18个省市级传承工作室,整理经验方253个、医案325篇。其中,傅淑清经典名方“暖宫调经散”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谢强教授的“上补下泻针刺法”通过培训推广,有效提升了基层针灸服务水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丛指出:“在重视古籍研究的同时,对现代旴江名医临床经验的挖掘同样紧迫。他们的学术经验与现代疾病更为契合,临床经验的资料保存也更完整。”

  从古籍研究到临床转化,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创新,旴江医学正走出一条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之路,让千年智慧在现代医疗中焕发新生。

  古法新韵:旴江医学走进百姓生活

  为让旴江医学以更亲民、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抚州进行了多元探索。

  “我以前就听说过旴江中医,今天终于体验到了,您刚讲的这些跟我的症状全部吻合。”在文昌里旴江医馆,市民王女士体验完把脉问诊,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口感不错,关键还有养生功效。”中医夜市活动现场,市民对“黄精蛋”“四季养生羹”等旴派药食产品赞不绝口。这些由抚州各地特色中药材研制而成的药膳,正成为连接千年医学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长期以来,旴江医学的传承发展主要局限在专业领域。如何让这一传统医学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探索的课题。抚州医药学院青年教师肖瑶表示:“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是我们的重要突破口。”

  2024年10月,旴江医派研究院建立从名医名方到中医药产品转化的高效“孵化器”,研发了食养月饼、覆盆子枸杞原浆等旴派药食产品。“把深奥的传统医学理论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吃得着的健康产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肖瑶介绍,他近期还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产品制作技艺申请专利,研发的系列旴派药食产品预计下半年投入市场。

  在文化传播方面,旴江医派研究院设计制作《小旴江江说养生》动漫科普视频,通过虚拟卡通人物讲述旴江名医养生故事。同时,持续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举办科普讲解比赛,开展旴江医学健康乡村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公益活动。

  此外,抚州还积极承办高规格中医专业论坛会议,中医药文化大会、“中医药院士专家江西行”抚州专场等,提升了抚州中医药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链式发展:中医药产业破圈的多元路径

  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智能机械臂精准执行中药冲泡、煎煮程序。江西同善堂智慧药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中控室显示屏上,生产状态、工艺参数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智慧中药房建设,我们完成一剂中药调配只需5分钟,实现了称量误差低于2%的突破。”江西同善堂药业智慧中药房负责人周晓珍介绍。

  作为“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的智慧中药房改革试点单位,同善堂通过与黄璐琦院士团队开展技术合作,与177家公立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基层社区(乡村)群众提供中医诊疗、中医调理、用药咨询、饮片煎煮、送药上门等一站式服务。

  在南城县,历史悠久的“建昌帮”技艺正焕发新生。南城县依托5.6万亩中药材基地,引进龙头企业传承创新炮制技艺。如今,该县已形成建昌帮药业、同善堂等产业集群,开发出活血止痛胶囊、煨附片等多个医药品种。

  宜黄县曹山景区内,艾香缭绕的热敏灸康养小镇成为网红打卡地。“依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我们在景区打造艾文化康养区等板块,提供艾文化展示、艾灸体验服务等。”景区负责人常劲松说。宜黄是清代医学家黄宫绣的故里。近年来,为充分挖掘中医药产业积淀,当地注册“黄宫绣”和“宫绣堂”两个商标,开发药物、艾条、灸贴等20多个品种,形成覆盖“药、养、旅、种”的完整产业链条。

  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近年来,抚州大力推动药、文、旅三大业态融合互通。在临川区仙盖山,有机农业与中医康养结合;在乐安县金竹瀑布畔,呼吸道康养中心依山而建;宜黄县宫绣堂产业园则形成“医养游”综合体。

  赣抚大地,处处药香,不断创新发展的抚州中医药产业正积蓄新能量,奋力“出圈”。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