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更高、经济负担更重 南昌新能源重卡面临成长烦恼
原标题:
南昌新能源重卡面临成长烦恼
一辆新能源渣土车缓缓开进,停稳后,司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输入相关信息,一旁的机械手臂开始工作,娴熟地把亏电的电池取出,再安放满电的电池,安装完毕后驶离,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这是7月16日,记者在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大道的青云谱1号换电站内看到的一幕。
青云谱1号换电站,是南昌第一座专门用于为新能源重卡换电的换电站,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云谱区国投及另外一家民营企业江西江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已于2024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当前,国内新能源重卡发展趋势良好。从媒体公布数据看,2024年国内新能源重卡累计终端销量7.9万台,较前一年增长141%,累计渗透率18.6%。
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地落实“双碳”政策。据了解,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为10%,是碳排放重点关注领域,而重卡是降污减碳的重点领域。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重卡的降污减碳任务艰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电动化即是其中之一。
也正因此,国内一些城市新能源重卡得到快速推广。“南昌市大概有5000辆各类重型卡车,我们从减少碳排放和运营成本两个方面对新能源重卡和燃油重卡进行过对比。”青云谱1号换电站负责人贺建武介绍,“从减少碳排放方面看,预计一辆燃油重卡的碳排放量约等于100辆燃油乘用车的碳排放量,南昌5000辆各类重卡相当于50万辆乘用车的碳排放量,因此重卡的新能源化势在必行。从运营成本方面看,燃油重卡1公里油耗成本大约是3元,纯电重卡1公里电耗成本约为2元,并且专门的换电站换电速度快,可以节约不少运营费用。”
虽然新能源重卡相比燃油重卡更环保且运营成本略低,但对于重卡运营企业和车主来说还要算另外一笔经济账。
南昌重卡汽车司机邓小刚入行多年,他告诉记者:“新能源重卡一辆新车价格约50万元,燃油重卡一辆新车售价约30万元,即使新能源重卡电池以长租方式采购,单买车架也需每辆约30万元,租电池还要费用。尤其是,近几年行业整体运力过剩,运价低迷,企业盈利性差,车主换车积极性大打折扣。”
一边是推广节能环保,实现绿色交通的大趋势,一边是更高的成本和更重的经济负担,南昌新能源重卡路在何方?
“很显然,新能源重卡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但目前靠市场本身的推动力是无法实现的,行业还面临成长的烦恼。”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重卡推广比较好的地方,无非走的是两种途径:一种是政府在车主购车时给予补贴,一种是对新能源重卡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例如开放部分路权,让新能源重卡在城市郊区的特定路段白天可以行驶,这样可以推动更多重卡运营企业和车主选择更环保的重卡。通过开放部分路权的方式推动新能源重卡的加速普及,应该是当前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