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超人,却挺身而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吴雅雯报道:在生死攸关的0.01秒,一个普通人的选择如何照亮社会?2025年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省多名英模载誉而归。他们不是超人,却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守护生命,书写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如果不救,我肯定会后悔”
时间倒回到2021年11月1日。赣州市某小区楼道内,争执声和打斗声刺破宁静。保安刘烈明收到班长通知,前往9楼查看情况。
电梯门一开,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便扑面而来——一名女子正被一名男子持刀疯狂追砍。“我看见一地的血,女子手臂受伤严重,头部和脸部也有多处刀伤。”刘烈明回忆道。
面对寒光闪闪的菜刀,刘烈明赤手空拳冲上前去。搏斗中,他左手被砍伤,鲜血染红墙壁,却临危不惧。他迅速在附近找到一个塑料大桶。每当刀锋砍向女子,便以大桶抵挡。幸而旁边住户开门,推出了一把椅子。刘烈明接过椅子向歹徒猛砸过去,趁其不备一把抓住对方持刀的手腕,用全身力量将其按倒在地。
“那一瞬间,是出于我的本能。没时间搬救兵了,再晚一秒,她就没命了。如果不去救,事后我肯定会后悔,良心上也过不去。”刘烈明说。
“事发后,父亲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谎称自己不小心摔伤了。直到我再三坚持要视频通话后,才发现他已经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医生说左手被严重砍伤,鉴定为十级伤残。”儿子刘志豪说,“我的父亲很勇敢,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这份勇气或许是源自我的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刻在骨子里的。小时候,尽管家里很贫困,父亲仍会将最后两捧米分给邻里。父亲去世后,我常受到邻里的关照,才知道父亲原本就是个助人为乐的人。”刘烈明说。
收获荣誉之后,刘烈明却婉拒组织帮助,坚持“有手有脚,不给组织添麻烦”。“这份荣誉是对所有敢于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的鼓励,即使受伤,我也不后悔。希望见义勇为的精神能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更有勇气,让社会变得更温暖。”刘烈明说。
“合力救人的那一瞬间,我们很有默契”
妻子张文倩至今忘不了,丈夫邹小炎穿着带有血迹的衣服回家的场景。“那一天半夜回到家,他才说回来的路上救了人,万幸是大家都没事。”张文倩说。
2024年4月13日晚,南昌市西湖区桃花南路上,一辆失控的SUV汽车撞杆起火,车辆即刻浓烟四溢。开车路过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生邹小炎立即停车救援。
透过敞开的车窗,邹小炎见司机双眼紧闭,嘴角渗血,瘫倒在驾驶座上。“考虑到车辆已经是明火状态,我立即从车窗探身进去,试图打开车门将司机拉出。但车体已变形,司机体型较壮,我拽不动他,情况非常紧急。”邹小炎说。
这时,路过的王顺也发现了险情,便立即上前与邹小炎一起救援。“当时我骑着电动车看到斜前方有车辆起火,知道车上肯定有人受伤了,就立刻冲上去查看。”王顺说,“走近后,我注意到是汽车副驾驶侧撞向路标杆,主驾位置虽然变形,但有活动空间。”
在火焰即将吞噬主驾驶座的前一刻,两人终于成功将车门拉开、解开安全带,把司机从车内救出。随后赶到的热心群众,合力把司机抬至安全区域。就在大家平安撤出的一瞬间,“轰”的一声,车辆爆炸,瞬间被大火吞没。
看着熊熊燃烧的汽车,大家都心有余悸。“我是一名医生,王顺大哥曾当过兵,在急救方面很有经验。虽然此前互不认识,但救人的那一瞬间,我们很有默契。整个救援过程,不到三分钟。但凡我或王顺大哥晚来一步,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邹小炎说。
从刘烈明婉拒帮助时那句“不给组织添麻烦”,到邹小炎救人后平静归家的身影,再到王顺作为党员的冲锋在前……每个细节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实践。普通人以凡人之躯行非凡之举,证明了英雄并非遥不可及——当善意成为本能,每个人都能在他人危难时伸出理性的援手。
我省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由左至右依次为邹小炎、刘烈明、王顺(通讯员 徐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