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进行时 这个江西产粮大县在“抢”什么?

2025-07-24 14:32 阅读
赣新闻

夏日炎炎,赣鄱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千亩稻浪间,各类农机穿梭不停。

眼下正值“双抢”大忙季节,有了科技“撑腰”,这个江西产粮大县在“抢”什么?

抢时间 收稻插秧忙不停

“双抢”,是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俗称。

夏日里,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万亩水稻绿色高产示范基地,金黄的稻田内弥漫着稻香。

作为当地有名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今年该基地创新引进秸秆基质育秧技术,用废弃秸秆加工成的基质板代替秧盘中的营养底土,实现“绿色种田”与“增产增收”双赢。

得益于优质品种选育和良好的田间管理,今年,该基地每亩早稻产量达到了1200斤左右。

眼下,该基地将16000余亩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同步推进,组织上百台机械同时作业,预计将在7月底完成全部“双抢”工作。

据了解,今年“双抢”期间,新建区农业部门已组织联合收割机700余台,联系40余家烘干厂,帮助农户抢收抢烘早稻。同时,协调600余台插秧机帮助农户抢插晚稻,努力实现早稻收得上、烘得干,晚稻种得下、管得好的目标。

抢技术 智慧农机显身手

在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稻田内掀起层层稻浪,美不胜收。

农机手们驾驶着联合收割机抢收成熟的稻谷,伴随着机械来回穿梭,金黄的水稻被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处理后被装载到路边的货车内,秸秆则被粉碎直接还田。

为了降低损耗,今年,当地种粮大户们在早稻八成熟的时候就开始收割,并适当降低收割机的速度,收割完毕就直接转运至烘干厂,基本实现零损耗,亩产可达到1200斤左右。

由于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新建区早稻实现大丰收。作为江西产粮大县,眼下,当地正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减损收割技术,以水稻机收、产地烘干为重点,多措并举降低水稻收获环节损耗,提高水稻机收质量,努力实现水稻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抢品质 品种优化增效益

位于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鄱谷农业”水稻科技综合体是江西省11个省级示范综合体之一。

去年以来,该综合体按照《江西省农业科技综合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围绕形成“五个一”(即一家龙头企业引领、一支综合农业科技队伍进驻、一套“四良”集成技术研发、一处标准化基地示范、一批企业和种养大户应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水稻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了水稻产业竞争力,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5年,该综合体承接了国家生物育种项目、江西省水稻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及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目前,共种植75个早稻品种和73个再生稻品种,为全省水稻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了一扇窗口。

稻穗飘香,满目金黄。眼下,在这个鄱湖之滨的产粮大县,33.4万亩早稻已陆续成熟,当地大力推进良种、良机、良法,及时为农户提供“保姆式”生产托管服务,帮助农户高效完成“双抢”作业,进一步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