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6名大学生参观企业溺亡,是谁“知险而不防”

2025-07-24 11:48 阅读
大江网原创

  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溺亡。这则噩耗刺痛了公众的心,我们不得不追问:安全生产的防线为何总是在“非生产环节”溃堤?

  据现场学生描述,事发时参观人数超过了正常工作员工人数,板子可能会受不住。这暴露出一个认知误区,我们总会将“参观区域”默认为“安全区域”。企业安全规程详细规范了员工生产操作流程,但对非生产性活动的管理却流于形式。当安全教育沦为“走过场”,安全防护停留在“参观须知”层面,悲剧便有了可乘之机。

  有该校学生表示,类似实习“大二大三大四会组织四次”。经过多次实践,安全防范应当更加成熟完善,但现实却是风险意识在重复中钝化。明知存在危险,却未设置防坠落装置、未控制参观人数、未配备应急救援设备。这种“知险而不防”的麻痹,比无知更可怕。

  此次事件的沉重代价,需要引起全社会对实践教学安全的重新审视。首先各地要建立安全标准体系,将参观、实习等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实行安全责任制,校企双方共同签署安全协议,明确处理流程;要培养“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文化,让每个进入现场的人都有权拒绝危险作业。当安全真正成为超越身份、超越场景的绝对准则,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浮选槽中的矿浆不仅带走了6条鲜活的生命,也冲垮了安全生产中那道无形的“参观豁免权”围墙。我们不能以教学需要为理由降低安全标准,更不能因临时活动而放松警惕。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席,每个进入危险区域的人都是参与者;安全生产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

  (陈航)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