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一座百年废弃矿山 由“荒芜”到“景区”的美丽嬗变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何琪报道:昔日千疮百孔的金石山,经修复变成了一处风景区。近日,这一矿山修复项目入选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金石山景区一景点
金石山位于新余市仙女湖区欧里镇昌坊村,这里曾因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而兴盛一时。靠山吃山,自1921年采矿业兴起,矿区鼎盛时期,分布有大大小小50余家采石场及石灰窑,日吞吐货车近千辆。历经百年的高强度、粗放式开采,金石山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
昔日的金石山模样
山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逢雨季,泥沙俱下,周边土地河流被严重淤积。扬尘污染让周边村庄常年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村民苦不堪言。同时,由于长期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和采空区,还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刻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扭转这一局面,2018年,金石山矿山被强行关闭取缔,并纳入历史遗留矿山名录。
2022年,新余市仙女湖区投入2.6亿元,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创新工程。通过利用特殊地貌打造崖壁景观带、保留采矿遗迹构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休闲步道串联生态功能区等措施,将1278亩废弃矿坑打造为多功能矿山风景区。
经过修复后的金石山
经过几年的努力,金石山新增林地220余亩、草地360余亩,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精心打造了24个特色区域,涵盖亲子游乐、地质研学、极限运动等多种业态。其中,100米高空组合塔成为全国最高游乐综合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挑战。矿洞体验馆通过展示石灰石开采工艺和历史文化,让游客深入了解矿山的前世今生,成为青少年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外,公园还巧妙盘活周边昌坊古镇资源,将闲置建筑改造为夏布、剪纸等非遗工坊和特色民宿,形成了“矿山游玩+古镇食宿”的完整旅游产业链。景区自今年初试营业以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实现营收超过260万元。
“来吃饭的客人比以前多了,古镇盘活后,生意还会更好。”昌坊村“天然美味”农家乐店主说,曾在采石场务工的他,10多年前转型办起农家乐,矿山风景区的兴建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昔日满目疮痍的石头山,不仅披上了绿装,变成了风景区,还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全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