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推荐会

7月18日一早,横峰县葛源镇政府会议室里,一场以“上技校、学技能,逐梦前行;强本领、好就业,照亮前程”为主题的人才振兴推荐会热热闹闹地开场。长桌上,一摞摞招生宣传册刚摆出来就被村民们一抢而空,有人仔细地对着专业介绍单勾画,有人举着手机给在外务工的家人直播——现场热闹得像赶大集,每个人脸上都充满期待的神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驻黄溪村第一书记杨良应站在台上,手里挥着招生宣传册。“咱就说实在的——”他嗓门亮堂,像在自家院子里聊天,“上技校不用愁学费,国家有补贴;毕业不用愁工作,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热门专业,企业抢着要。”杨良应指着身后的电子屏,把技工院校的资助政策、就业方向掰碎了讲。台下村民们有的掏出笔记下重点,有的忍不住点头:“这可比外出做零工稳当。”
随后的现场咨询环节,村民们更是把在场技工院校的老师们围得“水泄不通”。
“老师,我家娃没考上高中,有没有适合女孩子读的专业?”黄溪村脱贫户段勇泉攥着女儿的中考成绩单,一脸愁容地对江西省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任如说。“咱们学校的形象设计、多媒体制作、美容保健等专业都是面向初中毕业生开设的,也很适合女孩子。”任如指着招生手册向段勇泉解释,“我们和很多企业都有合作,毕业前一年直接入企实习。”他特意加重语气,“学费方面,农村户籍免学费,成绩优异的还有奖学金,基本不用家里掏钱。”一番话让段勇泉松了攥着成绩单的手,连忙问:“在哪报名,需要啥手续?”
“请问新能源汽车专业以后好找工作吗?”葛源中学毕业生张子轩举着意向报名表,向江西万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张荣全请教。“现在新能源汽车普及,4S店、车企都缺技术工,咱们毕业生实习就能拿工资,转正后月薪能到六七千元,技术好的还能更高。”张荣全笑着说。
“现在不少村民对技工教育的认知还存在局限,总觉得读了技校就只能进厂做工,没什么发展前景。”看着现场的火爆,杨良应深有感触地说,以往当地不少村民,要么像候鸟一样四处奔波做零工,要么守着家里的几亩薄田。“我们办这次活动,就是想帮大家打破对技工教育的偏见——靠技能同样能成才,这条路一样能走出精彩人生。”他说道。
最热闹的角落当属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宁都技师学院教师廖竹生的电商小课堂。他刚支起手机支架,就被村民们围了个圈。“镜头稍微低一点,能拍出葛粉的细腻感……”他举着一袋本地农户自制的葛粉现场演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学技能不仅能找好工作,还能帮家里卖货,这活动真是办到咱心坎里了!”村民们举着手机模仿,还有人笑着问:“廖老师,下午还教不?我把家里的笋干带来。”——原来,廖竹生接下来一周都会在黄溪村驻点帮教,助力当地土特产“触网出圈”。
临近中午,有人揣着填好的报名表往家走,有人还在跟老师们交换联系方式,招生手册上的重点内容都被画了圈。“以前总觉得娃没考上高中就没奔头,现在看来,学门技术照样能出息。”村民汪红花拉着儿子的手,脚步轻快。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人潮渐散的院子里,这场推荐会就像一颗石子,在村民心里激起了涟漪——不仅让年轻人看到了新出路,更让大家明白:技能能致富,人才就是村子的未来。
本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