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三亲婴儿”诞生!新技术有望终结遗传病,却为何争议不断?

2025-07-18 23:36 阅读
科技日报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日前宣布,一项旨在预防线粒体DNA疾病遗传的开创性体外受精(IVF)技术——原核移植,已成功帮助8名婴儿健康出生。

母亲受精卵中的核DNA,转移到一个健康捐赠者去核的卵子中。图片来源:纽卡斯尔生育中心/纽卡斯尔医院

该技术通过将母亲受精卵中的核DNA,转移到一个健康捐赠者去核的卵子中,从而避免将母亲线粒体中的致病突变遗传给下一代。由此产生的胚胎,携带了父母的核DNA和捐赠者的线粒体DNA,因此被称为“三亲婴儿”。

尽管成果显著,但“三亲婴儿”相关技术一直存有大量伦理争议。批评者担忧该技术涉及胚胎基因修饰,可能对后代产生未知影响,而任何错误都可能将有害突变引入人类基因库。同时,他们担心这种方法是否会为“操纵基因”打开大门,从而在未来创造出“设计婴儿”。

对饱受线粒体疾病困扰的家庭而言,该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一位通过该技术诞下健康宝宝的母亲表示:“作为父母,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开端。科学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英国的罗西和凯蒂抱着他们的妹妹莉莉。莉莉于2006年因线粒体疾病去世,当时她只有8个月大。图片来源:莉莉基金会

莉兹·柯蒂斯的女儿莉莉2006年因该病早逝,推动她创立莉莉基金会支持相关研究,她深切理解新技术对绝望家庭的意义:“这为看不到希望的人们点燃了光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泽夫·威廉姆斯总结,此研究将助力更多夫妇实现安全孕育,随着科学进展与政策辩论,“三亲婴儿”技术或为全球线粒体疾病防治开辟一条新路。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