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亩绿进沙退!探访青海湖流域沙地里的“绿色网格”

2025-07-14 16:50 阅读
央视新闻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日前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克土治沙示范区,实地探访这片土地如何从黄沙漫卷蜕变为绿意葱茏。

采访团一行深入示范区,眼前是一片由樟子松、青海云杉等常绿植物,以及青杨、乌柳、沙棘等乔灌木交织而成的生态屏障。采访团成员们与工作人员热烈交流,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拍摄这片塞外青翠。

海晏县克土治沙示范区位于青海湖盆地东北部,曾因气候干旱及过度放牧等,沙化严重,超40%的土地沙化,威胁着青海湖生态及当地生产生活,也对青藏铁路等交通干线构成安全隐患。

历经四十多年,在三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这里探索出了“草方格固沙+灌木种植+封禁管护”等治理模式。目前,海晏林草综合覆盖度达30%~40%,局部地区高达85%以上。沙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2.6万亩,年均减少1.2万亩,成为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标杆,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总台记者 李永辉 杨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