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互鉴而精彩

2025-07-13 04:21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的大幕即将拉开,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之约,也是一次以媒体力量激活文明互鉴的实践,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从历史维度看,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开放与包容,封闭只会导致僵化和衰退。历史上,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佛教文化、西域技术等外来元素,造就了盛唐的多元气象;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借鉴阿拉伯世界保存的古希腊罗马典籍,推动了思想解放。历史充分证明,文明的进步从不是闭门造车的独奏,而是不同智慧碰撞的交响乐。今天,我们因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相聚,正是对历史智慧的传承与践行。来自不同国度的记者,既是此次文明对话的见证者,更肩负着推动开放包容的时代使命——以客观的报道搭建桥梁,让不同国家的民众看到真实的彼此。

  文明的对话从无坦途。当今世界的许多分歧,源于对不同文明的误解或偏见。现实中,一种文明很容易被简化为新闻标题里的标签、影视剧里的刻板形象,甚至被别有用心的叙事扭曲,更别提“文明优越论”的沉渣泛起、“零和博弈”的暗流涌动。长此以往,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将会越来越深。媒体的互鉴,恰是拆除这道藩篱的关键力量。以在场的真实消解想象的偏见,以多元的视角打破单一的叙事……当来自不同国度的记者围坐畅谈,交流的将不再只是报道经验、传播理念,更有着对世界多元面貌的感知与思考,携手传递真实声音的默契与担当,以及对共筑更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待。或许,有人能从景德镇的独特陶瓷技艺中读懂“匠心传承”的共同追求,有人能在艾溪湖畔的绝美生态画卷中看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共识。在“多棱镜式”的实地观察和走访中,人们将渐渐理解不同文明中“与我相同”的温度,也将理解“与我不同”的逻辑。这种“共情式理解”成为化解对立、构建信任的重要基础,更能体现文明交流互鉴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明的长河只有在交汇中才能奔腾不息,人类的命运只有在携手同行中才能走向光明。我们期待,记者的笔触和镜头,能够化作一条条无形的丝线,穿透地域与语言的屏障,串联起不同文明的精彩,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特质在彼此的视野中鲜活起来,为凝聚全球共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精神力量。

  黄仕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