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赣江水为墨,江西网络文学竟是那么美!


▲制图/杨数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25年,人们绝对无法想象,会有一种文学形式,像今天的网络文学一样,成为一道如此壮阔与浩瀚的文化景观。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持续在海内外攻城略地,并与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全球四大文化现象。
5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达4165.1万部,市场规模达430.6亿元,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985.6亿元……
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每个阶段,网文赣军始终是弄潮儿。
据江西省作协统计,我省1000余名网络作家中较活跃的有300余人,在全国各大文学网站重点签约200余人,以“80后”“90后”“00后”为主,位列全国网络文学创作第一方阵。在网文领域头部企业阅文集团,江西籍白金作家有5名、大神作家有23名。
2000年,南昌作家今何在的长篇小说《悟空传》横空出世,被誉为“网络文学第一书”。此后,又涌现出了《寒蝉变》《倾世皇妃》《三界独尊》《绝世武神》等一批风靡网络的网文赣军精品力作。
今何在、方想、净无痕、犁天、跃千愁、顾南西、天瑞说符、红刺北、狐尾的笔、安以陌、慕容湮儿、九灯和善、上山打老虎额、百里玺、阿彩……进击路上,网文赣军,从未缺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省网络文学不断向精品化提质、向多元化创新,不断拓展想象力边界,挖掘传统文化时代魅力,闯出了一条网络文艺经典化、网络文学IP化的发展道路。

▲天瑞说符科幻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
2024年12月,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首次将网络文学作品纳入评奖视野,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为3部获奖的网络文学作品之一。这也意味着,网络文艺在经典化过程中,其佼佼者承担起承载国家文化记忆的文化使命,成为新大众文艺范本,导向性意义重大。
天瑞说符生于1996年,他的成长见证了科幻小说在年轻读者中的风潮。《我们生活在南京》的成就对天瑞说符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他认为,创作不仅是技术与技巧的较量,更是一种与读者心灵沟通的艺术。他的创作,既打动了千万年轻读者的心,又显示了中国科幻对人类与宇宙命运共同体的另类想象。
“每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定然同时具备科技与人文的双重精彩。”正是因为对读者的坦诚,他三度斩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获得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2024年11月21日,大英图书馆为《我们生活在南京》《簪星》等1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举行入藏仪式,这是我国网络文学出海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红刺北作品《我要上学》。
而另一位风头正劲的网络科幻作家红刺北,则开掘了女频网络文学的表现维度和思想深度。其作品《砸锅卖铁去上学》将星际机甲元素移入女频创作,荣获第三届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第九农学基地》将女频中惯用的种田类型放置在末世废土的背景中,为女频网文类型提供了变体样式,并充满浓郁的江西地域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该作品入选了2023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荣登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
狐尾的笔同样在网文圈内万众瞩目,他的《道诡异仙》成为这两年最受欢迎的现象级网文。作为土生土长的鹰潭人,狐尾的笔透露,这是一部吸纳了江西本土民俗和龙虎山道教文化元素的作品。《道诡异仙》的强势出圈,引领了一股全国网文传统文化创新的大潮,如作家张老西的《泼刀行》、黑山老鬼的《黄昏分界》、沁纸花青的《幽冥画皮卷》、陆春吾的《下神》,以及《异兽迷城》《诡舍》……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与维度重塑着网络文学的东方叙事美学,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文学的题材,推动了网络文学在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科幻文学畅想未来,探索宇宙和人类想象力的边界;历史题材观照当下,探照生活和把脉社会发展规律。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网络文学在努力拓展题材、创新表现形式的同时,还涌现出一批品质高、影响力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们以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为主要书写对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网络文学的新风貌和新气象。
阿彩的《飞流之上》将笔触瞄准了景德镇陶瓷技艺和老匠人,对传统文化和非遗的热衷,让她将走访景德镇的经历呈现了出来。阿彩认为:“写我们经历的、熟悉的人和事,不仅能够记录下家乡的瑰丽山水,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所以创作《飞流之上》是偶然也是必然。”此外,还有路远的《市长返村记》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均展现了新大众文艺的新风采。可以说,在中国网络文学的每个发展阶段,网文赣军都创作出了备受读者喜爱和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
网文赣军为什么如此之强?其进击的力量是如何汇聚成势,形成全国影响力的?
故事的序章,还得从出发时说起。
“我将网络文学发展的20多年,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时期(1998年至2002年)、PC互联网时期(2003年至2009年)、移动互联网时期(2010年至2014年)、IP流量时期(2015年至今)。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20多年里,网文赣军在每个阶段都踩准节拍、昂扬奋进、成绩斐然,涌现出不少推动全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领军人物。”回望激情燃烧的岁月,江西省网络作协副主席何闯如是说。
何闯(笔名草玄),网文赣军从无到有全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观察者。他曾在一家发电厂当了13年锅炉工,这段时间,他通过高强度阅读与自学,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早期的玄幻小说《神魔蚩尤》、历史小说《狂狷上不了天堂》,用宏大叙事结合细腻情感,在历史和现实中重构人性的思辨。如今,集作家、影视编剧于一身的何闯,通过《十二生肖城市英雄》等系列动画,致力于本土IP国际化传播的多样化表达与探索。可以说,何闯的创作生涯体现了草根作家向复合型文化创作者的转变,其跨界实践为网文赣军注入了多元活力。
比何闯大7岁的郑晖,笔名贼道三痴,1972年1月出生于上饶市广丰区。作为新一代网络历史小说的开河大神之一,他与三戒大师并称网络历史小说双雄。早在2001年,郑晖就开始了传奇文学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灞陵雪》《西域王者传奇》等。
郑晖的成长际遇坎坷。1988年,正读高中的他,得了一场大病后致残,从此“行路需扶杖,宛如老朽;一推即倒,直似婴儿”。3年后,父亲因病去世,导致郑晖学业废弃,生活无依,但他仍坚持读书写作。他还通过自学完成了中文专业大专学业,进入中铁十四局南昌公司鹰潭四公司工作。同样在铁路系统工作的南昌作家彭文斌,是郑晖的旧识:“他的网络小说立意独特,构思新颖,文笔优雅,且最擅布局,他的局,无关阴谋与算计,而是通过语言布出一种种气质,带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的旅程。”
郑晖面对命运毫不妥协的勇气终于换来了可喜的收获。2008年起,郑晖凭借历史题材小说《皇家娱乐指南》声名鹊起,正式跻身名家之列;之后,又出版《上品寒士》《丹朱》《雅骚》等作品。2013年8月,《雅骚》实体书改名《活在晚明》出版上市,受到读者追捧。他曾写道:“快乐时我就忘了写作,只有痛苦才能把我推向电脑,在键盘上敲击出一些文字,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可以思考的人。艰辛的生活,没有让我沉沦,精神在文字中得以寄托。”2015年1月,郑晖在创世中文网连载的热门小说《清客》才完成一半,却查出肝癌。2月5日,《清客》更新了第214章,后面跟着贴出了他的一封绝笔信:《谨以此章 向书友们告别》。他写道:“小道(郑晖自称)是骨子里的文人,临死也忘不了手中的笔。在这里,小道要先与书友们道别了。小道在小说中曾经两次引用‘太阳照常升起’这句话,而在屈指可数的某一天,小道的太阳将不再升起。书友们,珍重!”7个月后,2015年9月21日,43岁的郑晖于老家离世,令人唏嘘。
郑晖突破传统历史穿越小说的“爽文”模式,注重文化内核挖掘,在叙事革新中讲中国文化。其作品延续江西文人的诗意传统,将江右商帮的务实精神与士人风骨融入历史虚构,形成独特的“文人江湖”叙事风格,被学界视为“网络历史小说奠基人”。他的离开,无疑是江西网络文学界的一大损失。

▲电影《悟空传》海报。
相较于何闯和郑晖的草根出身,“网络文学第一代旗手”今何在(本名曾雨),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2000年开始在新浪网“金庸客栈”论坛连载《悟空传》,以解构《西游记》的颠覆性叙事迅速引发关注。《悟空传》通过孙悟空对抗宿命的故事,植入现代人对自由与存在的思考,如经典台词“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成为时代精神符号。此后,今何在持续深耕西游题材,创作了小说《西游日记》(2012年)、电影剧本《西游·降魔篇》(2013年)等衍生作品,构建多元叙事体系,提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游”的创作理念,推动经典IP现代化转型。
而他更大的贡献在于,引领网文赣军从地域创作向全国性文化现象突破,其作品被译介至日韩、东南亚等地,《悟空传》累计发行超300万册,持续20余年位居畅销书榜单,塑造了“网络文学重写经典”的创作范式。今何在的创作轨迹印证了江西网络文学“从地域突围到文化输出”的发展路径,其作品兼具商业价值与文学深度,开创“新神话叙事”的典范。
同样生于南昌的李涛(笔名净无痕),年龄比今何在小了整整一轮,但其网络文学创作起步非常早,几乎和前面的几个大哥同步。从初中开始迷恋金庸、古龙小说,早期以武侠小说投稿网络平台,首部作品就获得了关注,逐渐确立创作方向。其代表作《绝世武神》打破套路化叙事,凭借热血风格与复杂世界观迅速崛起,曾长期霸榜网络平台。2015年后,李涛创作进入巅峰期,《太古神王》《伏天氏》等小说,融合传统武侠元素与现代玄幻叙事。担任江西省网络作协主席后,李涛参与制定江西网络文学发展规划,支持新锐作家成长,如狐尾的笔《道诡异仙》、天瑞说符的科幻作品等,都得到了他的推动。
此外,网文赣军里出圈的名家还有方想、九灯和善、安以陌、上山打老虎额、夏言冰、纯情犀利哥、阿彩、百里玺、慕容湮儿……
“江西网络文学诞生以来,能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趋势,和江西本土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江西老表特有的精神气质有关,由此也孕育出网文赣军鲜明的特色。”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网络文学阅评委员会副主任彭民权总结道。
“我省网络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是头部作家多,阅文白金大神作家在全国占比高;获奖作品多,先后有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百花文学奖、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金熊猫’网络文学奖等。”江西省作协主席曾清生告诉记者。网文赣军在个性上普遍比较低调,但作品却充满张力,韧性十足。令人欣喜的是,很多江西网络作家在笔耕不辍的同时,虚心向省内外的名家学习取经,蛰伏多年后,终于一飞冲天。网文赣军作品内涵也极具江西“老表”精神,正是江西“老表”的“本心”“红心”与“道心”,使网文赣军这艘大船始终怀抱初心,锚定方向,驶向更远阔的征程。
如今,不断迭代的网络文学IP转化,持续助推着文化产业化进程。网文IP行业已稳步迈向系列化、工业化、全球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民规模11.08亿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5.75亿人,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3119.8万人,新增作者190.4万人。
江西网络文学的向新之变,正是遵循着这条网络文艺经典化、网络文学IP化的发展道路,在有声阅读、微短剧、游戏动漫改编、影视改编及出海等多维度进行着探索。
早早探索有声阅读可能,善于运用本土历史资源和道教文化。许多江西网络文学作品都与本土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精神气质息息相关。以明朝为例,江西有“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之说,对明朝政局和历史走向影响深远。这也孕育出了大量以明朝为背景的佳作,如上山打老虎额的《明朝败家子》,跻身有声小说畅销榜前五;纯情犀利哥《武映三千道》有声播放数据达1.6亿次;90后村长创立了江西怀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有“奇喵君故事”“怀谷文化”“网文有声”等品牌,为国内头部有声品牌。

▲微短剧《高考万岁之金榜题名》海报。
在短剧市场,既不乏流量,又探索严肃故事讲述的可能性。上山打老虎额、纯风一度、丑牛共同打造的微短剧《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聚焦小人物,关注银发人群的情感需求,上线36小时,充值金额突破1000万元,并连续三天全网热力值排名第一;同样是他们创作的《高考万岁之金榜题名》,讲述了一个高考失利的孩子重生至高三课堂顺利考上大学的励志故事,上线60小时充值金额突破1000万元;南昌青玉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酱瓜刀”团队的微短剧《母爱无声》,故事核心是短剧里小众的亲情主题,全网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观众充值突破5000万元。
在动漫和游戏改编赛道,既有创新开发,也不乏联动双赢。净无痕的《太古神王》改编的游戏成为爆款;纯情犀利哥《武映三千道》改编动画播放5亿次,腾讯视频动画排行榜前十,改编漫画点击8亿次;《道诡异仙》联动《新倩女幽魂》手游,带动游戏回流用户超40%;太一生水的《万古至尊》也已改编成漫画、游戏……
在输出海外的征途里,一路高歌。安以陌的《神偷俏王妃》等在越南出版,反响热烈;上山打老虎额的历史小说《明朝败家子》,被多个国家图书馆列入典藏书目;今何在与周星驰合作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悟空传》,上映后全球累计票房7亿余元;纯风一度的《奈何BOSS要娶我》被翻译成26国语言,登上Netflix(美国奈飞公司)世界剧集平台……
此前,我省已出台《江西省关于促进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园区、影视转化、剧本创作等方面为我省网络文学产业提供支持;成立江西省网络作家协会,突破户籍、学历、档案等限制,创新开展网络文学职称评定;推出网络作家“名师带徒”“名师帮扶”计划,有力推动了全省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大神”作家人数等快速增长;与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联合举办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红刺北《我要上学》《第九农学基地》、狐尾的笔《道诡异仙》线上作品研讨会……多方合力,开拓网络文学主流化、经典化新局面。
诚然,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构建“内容创作+平台运营+IP开发”于一体的成熟的产业生态,但依然需要解决表层传播存在单向输出的局限性、网文出海存在资本逐利轻质量的趋势、海外作者与国内平台的版权纠纷渐多、韩国网络文学后起发力等问题。这不仅是摆在网文赣军面前的现实挑战,也是中国网络文学需要扛起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