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开花 热力十足——“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回眸
“五一”假期,首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助推出游效应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与民俗特色交融,新业态、新场景频现,夜间文旅持续释放消费活力……近2000场特色活动告诉游客——这里是江西!
大展带动“省会游”
“五一”假日未至,我省文旅市场已有火热气象。
首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期间,各类文旅活动密集举办。全国文旅专家、知名电影人走进举办地南昌,推介江西文旅,为假日文旅市场提前预热。
记者注意到,早在“五一”假期前夕,在首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带动下,各地纷纷提前举办文化、展演等活动,“重头展会”加热了“省会游”,其中,4月30日在南昌举办的首届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五一”假期的重头戏,联动了江西国际汽车文化节、广电动漫电竞展。4天的会期,现场展出3万多件文旅产品,举行40多项文艺表演、手工体验活动,观展人次达13.8万。值得一提的是,展会期间,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运营的南昌珍奇植物园、沉浸体验科技之美的滕王阁XR大空间、欣悦湖电竞文体产业园也同时启动,成为本次展会亮点。
在南昌,江西文博大集将全省各地文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让举办地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成为游客文创购物的首选地。尤其是江西省博物馆总分馆“1+5”主题联展成为该集市的最大亮点。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集市上集齐了来自八大山人纪念馆、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文创产品。
“发现‘五一’南昌很多重大展会,就决定来江西赶大集,今天买了好多喜欢的文创产品。”来自湖南的游客赵欢感叹这一次南昌之行“收获颇丰”。
场景焕新引客来
“文艺快闪”成为“五一”假期一道亮丽风景。
5月1日至5日,“山水有戏·艺韵五一”全省文艺快闪矩阵启动,全省11个设区市、22家景区联袂打造近50场沉浸式戏曲快闪,各地以独特戏曲名片与山水景观碰撞,打造专属文化密码。从庐山云海到鄱阳湖烟波,从武功山草甸到龙虎山丹崖,全省22个山水胜境变身天然剧场,山水为幕、天地为台,让传统戏曲在自然场景中焕发新生。
参加完“快闪”演出后,省赣剧院青年演员张钰感触颇深,她说:“演出现场观众热情洋溢,相信赣剧艺术会在大家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也会让更多人喜欢上中华优秀的戏曲文化。”
新场景不仅于此,南昌举行“弘扬爱国志奋进新征程”八一广场“五一”升旗仪式前夜,数千人在八一广场彻夜守候。当5月1日清晨激昂旋律在广场上空响起,现场市民游客们的爱国热情被迅速点燃,4.6万人齐唱国歌迎“五一”。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是夜间游的热门选项。今年“五一”假期,该景区推陈出新,举办“江右文化生活周”,通过系列活动展示江右文化魅力,吸引游客前来感受历史底蕴。
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推广总监胡艳表示,焕新文旅业态,既传播本土文化,又助力文旅消费。
乡村旅游亮点多
“五一”假期,记者走访了婺源、龙南等地景区,感受到乡村旅游的火热场景。
在婺源江湾景区,孩子们身着戏服由大人们抬着巡游,沿途喝彩之声此起彼伏;徽剧表演中,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戏曲的魅力……走进景区便能感受到火爆氛围:四海八方赶来的游客们,在古街古巷中穿梭,或是驻足欣赏徽派建筑的精巧细节,或是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好瞬间。
该景区所在的江湾镇,今年入选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及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得益于此,今年‘五一’假期旅游的人数是去年的两倍。”江湾景区工作人员说道。
走进龙南市杨村镇太平古镇景区,热闹非凡的乡村集市,处处散发着传统村落独特的烟火气,摊位上各色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客家米酒、客家织带等,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围屋里的民俗表演、杨村米酒,充满了当地特色,来这里体验乡村游,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来自广东的赵先生说道。据悉,今年以来,龙南接待入境游客达6.21万人次,同比增长670%,超去年全年总和。
江湾镇、杨村镇是我省“五一”假期乡村旅游的缩影。从“五一”假期前三天数据来看,我省乡村旅游持续火爆,比如婺源县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景德镇瑶里古镇接待游客8.1万人次;靖安县883家精品民宿共接待游客3.01万人次,农家乐营业额同比增长26.4%。这些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乡村旅游的火热。
采访中,不少游客表示,江西的乡村游有历史、体验感也很强,乡村游让他们更加惬意、随心。
“五一”假期,我省文旅市场火爆的背后是真心诚意的“宠客”服务。特警变身“人形自拍杆”为游客拍照、“暖心零食补给站”走红、志愿者在景区成为一张张“活地图”……我省各地文旅部门积极行动,全方位保障游客体验,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