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非遗:传承与创新之路

2025-07-04 23:52 阅读
二十八年春

非遗的创新,是时代的呼唤。2025 年 6 月 28 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婺水寻踪,知行润乡”社会实践队在上饶市婺源县参观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区展示园。

活动首站,我们来到古色古香的“礼德堂”。踏入堂内,古朴的匾额、雅致的书画与传统徽派建筑相得益彰,瞬间将众人带入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系统了解了婺源非遗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从千年茶文化到精湛的木雕技艺,从徽剧艺术到龙尾砚雕刻,深刻认识到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接着在“稀世传承木雕修复”展区,团队近距离观摩了婺源传统木雕工艺,亲眼见证传统木雕技艺的精湛与非遗保护的匠心坚守。步入展区,一件件修复完成的木雕构件静静陈列——牛腿上跃然欲飞的祥兽、花板间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刀工细腻、神韵俱佳,每一处雕刻都凝结着匠人的智慧与巧思,令人惊叹。

随后,团队走进茶俗体验区。栩栩如生的制茶场景雕塑生动还原了婺源绿茶从采摘到烘培的全过程,展示杀青、揉捻等传统工序,展柜中陈列的各类绿茶与获奖证书,见证着婺源茶文化的辉煌历史。

步入龙尾砚展示区,团队被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砚台作品所震撼,一方方承载着时光与技艺的砚台陈列其中,瞬间将团队带入“石上生云烟”的艺术世界。非遗传承人以天然石材为画布,依纹理雕刻山水、花鸟等图案,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完美融合。

活动最后,我们还看到了金丝绣线勾勒的蟒袍、缀满珠翠的凤冠,每一件戏服都诉说着百年戏班的辉煌历史;色彩浓烈的脸谱前,细致讲解“红忠白奸”的配色密码与角色性格的纹样隐喻,让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徽剧“千人千面”的艺术精妙。团队成员就徽剧的现代传播、人才培养等问题与传承人深入探讨,了解到当地通过戏曲进校园、文旅融合演出等方式,让徽剧焕发新活力。

婺源非遗探访之旅,团队成员通过实地体验与深度交流,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价值与创新潜力。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非遗保护与传承,以实际行动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