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城市瑰宝 子孙福祉

2025-04-30 20:11 阅读
春之声

      王国龙

   南昌的湖泊,向来是好的。早有载誉的“内四湖外四湖”如明珠般镶嵌于城市肌理之中,使南昌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格局。然而,这般景致,在上个世纪末却几近湮没。直至2001年秋,一场治理行动方才唤醒沉睡的湖泊,使其重获新生。如今想来,湖泊之于城市,实乃无价瑰宝,非但不可轻弃,更当悉心呵护。

   我见过南昌湖泊最不堪的模样。那是上世纪末,南昌城内湖泊面积不断缩减,连通河湖的九津、城壕多数销声匿迹。有的湖泊不仅丧失了往日的生机,而且渐渐消逝。贤士湖、朱家湖、铁线湖、华标湖等湖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存在,但随着人们对它们的轻篾而逐渐萎缩或消失。例如,贤士湖曾经有3000亩,现在仅剩45亩;朱家湖和铁线湖已不复存在。即使生存下来的湖,周边违章建筑如毒瘤般蔓延,湖水发黑发臭,鱼虾几乎绝迹。外四湖也好不到哪去,青山湖淤塞过半,象湖成了垃圾场,艾溪湖与瑶湖则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人们从湖边匆匆走过,掩鼻疾行,仿佛那不再是滋养城市的母亲,而是必须回避的瘟神。城市与湖泊的关系,竟至于此等地步,着实令人扼腕。

   幸而2001年秋,转机到来。南昌市决策者痛下决心,拆违建、清淤积、引活水、修驳岸,一系列举措如外科手术般精准实施。我在担任南昌市委副秘书长时亲历过青山湖整治过程,经大型管道吸污排污和高压清洗,湖底吸出沉积多年的黑泥,那泥浆散发着腐朽气息,却预示着新生的开始。推土机轰隆作响,将侵占湖岸多年的违章建筑一一铲平。湖水渐渐清澈起来,先是浑浊的黄色,继而透出些许绿意,最终竟能映照出天上的云彩。这般变化,不过数月之间,却恍如隔世。

   数字时代的治湖,自是与古时不同。遥感监测如天眼般俯瞰湖面,水质传感器如神经末梢遍布水体,大数据分析似明镜照见污染源头。科技手段的应用,使湖泊治理不再是盲人摸象。南昌人建立了湖泊健康档案,每一滴水的去向都有迹可循,每一处污染都无所遁形。这般精细化管理,古人何曾梦见?然则,技术终究是工具,关键还在人心。若无珍视湖泊的共识,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过是摆设。湖泊之于城市,犹如明眸之于美人。内四湖外四湖复苏后,随着一江两岸的建设,昔日曾是一片荒山野水、无人问津的九龙湖,而今却大不相同了,国际龙舟赛的鼓点震醒了沉睡的湖水,游人漫步堤岸,惊起万点波。

   南昌灵动起来,湖畔垂柳依依,倒映水中,与高楼大厦相映成趣。市民纷至沓来,或散步,或垂钓,或只是静坐观水。湖中游鱼可数,水上白鹭翩跹,生态链条重新衔接。更妙的是,湖风穿城而过,驱散暑热,调节气候,使南昌的夏天不再那么难熬。这般好处,岂是GDP数字所能衡量?

   青山湖治理后首次举行的国际水上赛事记忆犹新。水花翻飞激荡起层层波浪,岸边呼喊声此起彼伏,赛艇队振桨逐浪,上演“速度与激情”,南昌城万民欢腾。记得有位长者拄杖而来,睹湖光潋滟,竟老泪纵横,言幼时常在此游泳嬉戏,后因湖水污浊,二十多年未曾亲近,今日重见清澈,这件好事功泽无比。孩童则欢笑着向水中投喂鱼食,看锦鲤争食,水花四溅。中年人三三两两,沿湖漫步,谈笑风生。一座湖泊的复苏,竟能唤起整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共同情感,此中深意,岂不值得深思。

   而今南昌湖泊治理已二十余载,成效显著却非一劳永逸。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城市扩张的压力、游客激增的负担、气候变化的威胁……凡此种种,皆需未雨绸缪。我曾与一位湖泊管理者交谈,他言道: “治理湖泊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日清澈,不意味着明日依然。”此言极是。守护湖泊,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与智慧,更需要制度化的保障。

   放眼全球,城市湖泊的命运多有不同。日内瓦湖清澈如初,成为瑞士名片;北京昆明湖历经劫难,终得保全;而印度班加罗尔湖泊却大多消亡,令人唏嘘。南昌湖泊能有今日焕发,实属不易。然则,我们能否做得更好?能否让湖泊不仅是风景,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否建立真正的人水和谐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每个城市人共同解答。

   湖泊是城市的瑰宝,更是文明的试金石。善待湖泊,便是善待我们自己;毁坏湖泊,无异于自断命脉。南昌内四湖外四湖的故事告诉我们: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防患未然,方为上策。在数字时代,我们有了更多保护湖泊的工具,却也可能因技术傲慢而忽视根本。归根结底,湖泊不需要人类拯救,需要拯救的是人类与湖泊的关系。

   站在青山湖畔,看夕阳将湖水染成金色,我不禁想起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沉思。每一座城市湖泊,都应当成为市民心灵的瓦尔登湖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是精神家园,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圣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说:这座城市真正懂得了生存的智慧。 

   我感慨:城市可以重建,湖泊一旦消亡便难再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湖能养城,亦能弃城。珍视眼前一汪清水,便是守护子孙万代福祉。

(王国龙:曾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现为江西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