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火热进行中 交通、文旅等领域成关注焦点

2025-08-12 14:32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崔帆报道:为让南昌市“十五五”规划更贴合民意、更具前瞻性,7月1日,南昌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托“问计江西”平台发起“我为南昌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活动一经推出,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民围绕城市发展的多个维度积极发声,其中交通畅行、文旅升级、民生保障三大领域建言尤为集中,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织密城市脉络:交通与生态共筑宜居基底

  城市交通是现代都市运转的“血脉”,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运行效率。如何破解城市交通困局,完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网友“小”关注的重点。其建议打造南北干线快速路,畅通快速路网、增加替代线路,为城市交通“提速”。网友“爱我南昌”则聚焦于老城区,建议“十五五”期间全面摸排老城区断头路,成立专班攻坚,通过畅联工程提升内部通达性,让市民出行更舒心。

  交通之外,生态宜居同样是市民心头事。网友“乐”期待以艾溪湖南侧万科运动公园为起点,向南延伸,依托既有水系打造贯通南昌东城的城市绿廊。在其看来,绿廊既能成为城东标志性景观带,又能发挥生态保护作用,让区域形象与城市影响力同步提升。

  激活文旅活力:从资源整合到品牌升级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旅游则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此次建言中,文旅融合发展成为高频词,涵盖资源整合、政策保障与品牌推广多个层面。

  网友“图图”从机制创新入手,建议建立文旅项目用地“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省级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推行“一链办理”审批改革,并在南昌试点“点状供地”支持乡村旅游。同时,其提出搭建文旅产业大数据监测平台,实时跟踪游客流量、消费结构等数据,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将文旅产业增加值、游客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在品牌推广上,其建议深化与各线上平台合作,开展“江西文旅创作大赛”培育百万粉丝博主,推广“跟着影视剧游江西”模式,让南昌文旅“破圈”。

  区域协同方面,网友“LL”关注省会与周边景区联动,建议加强南昌与靖安九岭山、丰城玉华山等景区的旅游协调,开通旅游专线方便市民出游。不仅能带动周边旅游开发,更能扩大南昌影响力,助力南昌文旅魅力提升。

  网友“伟”则着眼老城文化资源串联,期待连通滕王阁景区与后墙路、胜利路,直至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同时在滕王阁南侧至赣江江畔公园打造老城魅力旅游路线,让历史文化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南昌的老城韵味。

  夯实民生底色:权益保障与创新生态双提升

  城市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市民共享成果。在民生领域,劳动权益保障与创新创业支持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

  网友“木子”首先关注劳动权益保障,建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通过高校宣讲、地铁公交投屏等线上线下方式,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同时简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流程,降低维权成本;三是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体系,探索适配的参保方式与缴费标准,建立社保待遇与经济发展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金监管以提升民众信任。

  在激发城市活力方面,“木子”建议加大创新创业扶持,打造良好生态。如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并扩大规模,支持初创企业研发、设备购置等;落实税收优惠,延长免税期限、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建立容错机制,为创新失败者减轻责任,营造宽松氛围。同时,加强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提供项目孵化、技术支持等一站式服务,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从交通畅行到文旅繁荣,从权益保障到创新赋能,市民的每一条建议都饱含对南昌未来的深情期待。此次建言活动搭建了民意与规划之间的桥梁,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将为南昌市“十五五”规划注入民生温度,推动英雄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当前活动仍在火热征集中,您对南昌发展有什么好想法?不妨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