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集采改革年省15亿元 药价“跳水”惠及民生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实习生朱思诺、记者王馨文报道:7月31日,记者从赣州市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9年12月20日执行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以来,赣州市分类、分层、分批推进落实国家、省组织以及省际联盟集采中选结果,持续扩大集采覆盖范围。目前已落地86批次药品耗材集采项目,其中药品38批,医用耗材48批,涵盖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等1395种药品,21类高值医用耗材以及5类IVD试剂。预计每年可节约医疗费用支出15亿元左右,切实减轻了患者就医费用负担。
药价“跳水”惠民利民,群众负担“有效减轻”。集采推动药品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每年可节约医疗费用15亿元以上。例如,乙肝一线用药替诺福韦酯平均年治疗费用从集采前的6000元降至150元左右,全市年用量由40万片显著提升至190万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覆盖全面,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集采品种中,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和原研药等高质量药品的比例从集采前50%提高到90%以上,群众用药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制度框架“四梁八柱”成型,集采落地“有章可循”。以国家、省政策为指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赣州市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部门协同”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集采政策高效落地。
行业生态得以“破旧立新”,多方共赢实现“提质增效”。首先,企业转型加速。引导医药企业从“带金销售”转向创新研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积极性提高,行业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上升。其次,流通环境净化。集采中选品种销售费用率平均降至10%以下,约70%企业销售费用率下降,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再次,部门协同发力。卫健部门保障中选产品进院,财政部门建立周转金账户,药监部门强化质量监管,形成“三医联动”改革合力。
下一步,赣州市医疗保障局将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医用耗材招采制度改革,坚持阳光价采、惠民利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