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江西山村 深山里的第11次告别晚会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淑芳 全媒体记者王剑华报道:蝉鸣织成夏夜的帷幔,溪水潺潺漫过青石板路。7月25日晚,上饶婺源西北部的长溪村,被一场热闹的晚会点亮了深山的轮廓。
主办方是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星火支教团,参演者是支教团的老师和长溪村的孩子们,村民是观众。
19:00,晚会准时开场。

说是晚会,该有的模样一点不少:简易却用心的舞台布景、调试妥帖的音响、打在孩子们脸上的暖黄灯光,样样俱全;歌曲里藏着童真,舞蹈跳出青涩活力,朗诵声裹着山间的风,还有乐器独奏与武术表演轮番登场,23 个节目串起了夏夜的热闹。
可它又带着点不完美的可爱:没有精致演出服,孩子们穿着日常的短袖短裤;音响偶尔冒出杂音;队形排错了就临时调整,唱歌跑调了也照样大声唱,笛子独奏的孩子紧张得停顿了好几次,台下的掌声却比任何时候都响亮。

这样一场 “不完美” 的晚会,为何非办不可?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村民们眼角的笑意,早已给出答案 —— 这不只是一场演出,更是北京理工大学与长溪村 11 年支教情的具象化。

时光倒回 16 年前,长溪村时任村主任戴向阳(现任党支部书记)通过互联网向网上发帖,寻求大学生来村里支教,给大山里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根细细的网线,唤来了两所高校,接力16年给长溪村暑期支教。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星火支教团便是其中之一。 2015年至今,一波又一波的北理学子,跨越1400多公里,为这里的孩子们的暑假,带了知识、欢乐与希望。
“每一年的支教团都会举行告别晚会,让孩子们都能勇敢地展现自己,这也是我们一直想传递给他们的理念。”2025年北理星火支教团队长何珊说道。

当晚演出地点是原长溪村小学,如今这所小学已不再常规授课,却在每年暑假准时 “苏醒”,支教团的课堂在这里开了一年又一年,黑板上的粉笔字写了擦、擦了写。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南京的企业家要给小学捐空调啦!” 戴向阳上台发言时,话音里的激动藏不住,“以后孩子们上支教课,再也不用怕夏天的热啦!”
互联网不仅让长溪村走出深山被更多人看见,更牵来了源源不断的善意。
21:23,最后一个表演结束,礼花升起,也照亮了整个长溪村。

心愿墙上,稚嫩的笔迹写着 “希望明年夏天,还能看见老师的笑脸”。
“愿我们后会有期”,今年的晚会结束了,支教团也将于2天后离开长溪村,但关于星火支教团和长溪村的故事,还在等着明年夏天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