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青耕药都 财赋兴樟”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郭馨然、郑宛芊、万紫晴、张 瑜)7月5日至20日,江西财经大学“青耕药都 财赋兴樟”实践团25名师生赴江西樟树,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在15天内开展定点支教12次。团队创新性开发48门美育交互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框架,构建多元育人体系:美术课堂凝练乡土情怀,音乐合唱涵养艺术素养;沉浸式防溺水实训筑牢安全防线,反校园霸凌普法课堂教会孩子勇敢说“不”;“科学魔法秀”点燃探索热情。通过360小时倾情陪伴,以爱为名,点亮教育星火。“我们只教了一节课,他们却把整颗心都捧出来了。”实践团成员纷纷动情地表示,当青春遇见童年,当传统连接未来,青春力量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新篇。
实践团化身政策“传声筒”、科技“播种机”,以10个村级平台为驻地基点,开展7场靶向宣讲直切民生关切。实践团成员以典型案例警示诈骗风险,剖析犯罪链路,护好村民“钱袋子”,筑牢金融“防火墙”;聚焦现代农业发展,阐释解读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助推高质效农机具普及落地;深植法治根基,聚焦宅基地、继承权等热点纠纷,引导学法用法,培植法治思维。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以乡音释法理,切实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守护百姓幸福民生。
实践团成员深入樟树产业核心区,围绕“中医药守正创新、药酒盐金特色产业集群升级、药膳文化IP培育、四特酒品牌高端化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仁和药业生产线,考察河西港口物流枢纽,对话金虎集团现代转型实践,探访四特酒酿造工艺,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调研双线并行,精准实施对产业发展痛点与机遇的“把脉问诊”。基于扎实的一线数据和专业统计分析,形成6篇靶向调研报告,不仅精准解构樟树市各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与挑战,更为打造药文旅融合发展的“药都路径”、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江财青年方案。
由团队成员撰写的新闻稿,详细展现了江财青年发挥专业所长,寓教于乐,实现与孩子们的双向奔赴;搭建信任桥梁,共情沟通,让反诈知识在群众心里“站稳脚跟”等的生动实践场景。与此同时,团队联动樟树市共青团、融媒体中心,推出6期系列视频栏目,以“江财青年探樟树”为主题,以江财青年的视角寻访樟树的药膳美食、人文景观等。实践团相关活动获主流媒体转载报道27次,全网浏览量超300万,有效扩大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后勤组用锅碗瓢盆悉心保障25位成员的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变换花样;细心备齐常用与应急药品,守护安全健康;科学编排值日表,确保驻地整洁有序、轮值公平高效。从行程规划、物资搬运到深夜协调突发状况,后勤组事无巨细,将琐碎繁杂化为井井有条,让身处调研一线的伙伴得以心无旁骛。15个昼夜于无声处的细致付出,为团队蓄积安心前行的蓬勃力量。
江西财经大学“青耕药都 财赋兴樟”实践团将“信敏廉毅”的校训精神付诸行动,锤炼担当作为的过硬本领,以“正青春”碰撞“最基层”,把扎实肯干的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