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丹青赤子”研究生社会实践队调研井冈山中药产业发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超、鲁舒馨、曾燕、彭小红、付佳豪)2025年7月,江西中医药大学“丹青赤子”研究生社会实践队来到井冈山,从品牌运营到中药种植,从国有林场到家庭农场,从集体经济到龙头企业,探索中药产业发展规律,助力乡村振兴。

队员们走进江西省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井冈山)品牌运营(体验)中心,宏观感受乡村振兴新图景。现代化运营体系下,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队员们通过参观交流,了解农产品品牌打造、电商赋能等新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思考中医药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在黄坳乡中药材种植基地,队员们学习“油茶+黄精”的套种模式。该模式巧妙利用油茶树冠形成的遮阴层,契合黄精喜阴的生长特性。茶籽壳与落叶腐熟后成为优质有机肥,有望从源头提升中药材的质量。当地技术人员介绍道“这既充分利用空间,又能提高复种指数和产量。”
在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五个林场,队员们实地考察岗梅、草珊瑚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情况,探讨中药材种植、管护、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有关问题,交流开发中药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和落实生态补偿等事宜,思考打造生态旅游和“药食同源”品牌。
在“木兰农业”家庭农场里,中药材幼苗长势喜人,土壤用黑布遮阴,既透气又遮光,成本还低。“巧干不苦干,锯灰利用欢,杂草无处钻。”农场创新采用锯木灰来阻挡杂草生长,节约人工除草的时间精力,为中药材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队员们看到茅坪镇神山村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黄桃、茶叶、毛竹等产业欣欣向荣;通过与企业合作,食品和竹制品加工业得到发展;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农旅结合”,实现了产业深度融合。
在井冈山市老黄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队员们与企业负责人黄菊林及工作人员深入交流。黄菊林带着实践队实地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阐释中药材立体种植工艺和生态农业理念,介绍中药产品研发方向和精深加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