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毅行永和”实践团:毅行踏沃土 青春续薪传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刘雅瑜、林雨)近日,江西财经大学“毅行永和”实践团怀揣着对红色历史的敬仰、对乡土大地的热爱,奔赴吉安市永和镇。他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立足红色走读、志愿服务、微团课等丰富实践形式,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上绽放。

在吉州窑和溪源,木叶天目盏传承人以一件件红瓷文物,共同编织出永和镇的独特红色谱系;踏入曾山的故居,走进屋内,里面的陈设摆放细节让来者肃然起敬。当窑火淬炼的红色基因遇上革命先烈的精神丰碑,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走读”,让青春的信仰在历史深处扎根生发。
“毅行永和”实践团创新推出“4+1”志愿服务多维实践模式,围绕“增信”“汇情”“悟理”“融趣”四大主题,开展系列暖心惠民志愿服务活动。从“情暖桑榆之行”关爱孤寡老人,到“安全乡伴同行”普及应急知识;实践团还在“童心港湾”开展多元化特色课堂——“财商启蒙童行”培养金融意识、“数智童心之旅”开拓科技视野、“筑牢理想之基”坚定青年信念、“领略非遗之美”传承文化根脉、“体测护航成长”关爱身心健康,“绿色助农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江财学子以专业赋能服务,用真情温暖人心。
实践团成员在吉州窑博物馆之中探寻宋韵风骨,亲身体验古瓷修复技艺;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江涛、吉州窑文旅投公司创新先锋曾玉芳开展深度座谈,体悟匠心传承,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美学的融合路径;并在永和村居开设“非遗美育小课堂”,为基层乡镇儿童提供了解、学习非遗的契机。
实践团赴吉安永和镇,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吉州市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已实现借助数字触摸屏展示馆藏全貌;通过访谈相关负责人,实践团成员得知吉州窑已实现“陶瓷+原创IP”相融合,以现代创新形式助力传统非遗传播。在和溪源陶艺公司,成员们了解到吉州窑目前已普及流水线生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此外,实践团亲身体验田间插秧,在入户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农业在永和镇仍占据重要地位,但部分农户生产仅停留于自给自足阶段,期待数字技术为当地农业再次赋能。
近日,“毅行永和”实践团赴吉安开展“万企调研”实践活动,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调研中,实践团深入吉安江盐华康盐业、金顶药业、河溪源陶业及优尔检测的生产车间与项目现场,切实感受到企业在技术革新与效能提升上的显著成效。江盐华康盐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全流程智能化跃升,金顶药业新技术应用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溪源陶业非遗技艺融合现代技术提升成品品质,优尔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提高检测效能,展现出科技驱动发展的活力。实践团结合专业为企业提建议,形成的分析报告部分被采纳,相关纪实已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刊发。
本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不仅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成长,更给永和镇发展带来了实质性帮助与青春活力。未来,期待有更多青年学子借助这一实践平台,让青春力量与乡土发展同频共振,书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