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追逐“楷模之光”,争做时代“灯塔”

2025-07-24 15:46 阅读
大江网原创

  榜样就是旗帜,楷模就是力量。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安徽省太和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党支部书记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这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典范,用53载光阴在田间地头写下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徐淙祥在田间查看小麦的成熟情况。图源:新华社

  国之所需,吾之所向。从“不让乡亲饿肚子”的心愿,到扛起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徐淙祥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粮仓紧紧相连。19岁,他放弃进城当教师的机会,回村当了生产队长。从队长到农技专家,再到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无论身份如何改变,脚下踩的泥土不曾改变。几十年来,徐淙祥琢磨科技兴农,培育优良品种,改良栽培方法,一次次刷新高产纪录。在徐淙祥身上,我们看到了“认准一件事,干上一辈子”的坚定执着,更看到了心怀信念、扎根农村、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多种粮、种好粮,不仅需要日复一日劳作,更需要科学技术的加持。现实中,徐淙祥不光是种地的“老把式”,更是敢想敢干的“智多星”。进入新世纪,他敏锐把握方向,牵头成立合作社,整合零散的“巴掌田”,连成高产高效的整片大田,让大型农机驰骋沃野,使许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为了国家种业发展,拥有更多的良种,徐淙祥研究出新技术,选出优良品种,近10年来,他培育出了“太丰8号”“太丰3号”小麦和“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等6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徐淙祥用50余年的光阴践行着最初的承诺:“我这一辈子就想着如何用科技让乡亲们多打粮,增收致富。”他身体力行践行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这也是对“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最响亮的回答。

  追逐“楷模之光”,争做时代“灯塔”。前行路上,让我们在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凝聚奋进力量,追逐光、向往光、成为光,将个人的“小目标”融入时代的“大蓝图”,使榜样力量生生不息,让人生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江新华)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