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创新“五条路径”传承红色基因

2025-07-21 05:22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原标题:

  赋能红色传承 赓续精神血脉

  ——井冈山创新“五条路径”传承红色基因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歆报道:拥有104处革命旧址遗迹的井冈山市,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近年来,该市奋力打造守护红色遗存、赓续红色血脉、深化红旅融合、推广红色活动、做强红色德育“五条路径”,助力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建设。

  健全红色保护路径,守护红色遗存。井冈山市编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建成全省唯一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对127件可移动文物、218件平面文物和4290页文献书画进行数字化处理,让革命文物实现“数字永生”。为让文物焕发持久活力,该市还运用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界限,构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信仰桥梁,搭建“井冈山红色VR导览”系统,建设“永恒的信仰——跨越时空的对话”“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数字体验馆,推出AI导览讲解服务、线上VR基本陈列展和AR智能眼镜导览服务,为游客带来“数字+科技+文博”的沉浸式游览新体验。

  探索烈士寻亲路径,赓续红色血脉。为帮助牺牲于神山村的7位无名烈士寻找亲人,井冈山市成立寻亲专班,运用资料分析、户籍筛查、实地走访、DNA比对等手段,开展大规模烈士身份甄别认证工作。在跨越湘赣两省七县、反复筛查浩如烟海的史料后,专班甄别认证了6.1万余位烈士,并利用DNA数据库比对技术,比对出1200多位疑似烈士家族成员名单,最终成功确定黄渭波、何连钰、肖栋才3位烈士的具体身份信息,为烈士寻得亲人。如今,该市已将烈士寻亲工作中挖掘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融入红色教育内容,开发了“革命烈士精神传承”专题课程,让红色血脉不断赓续。

  深化红旅融合路径,壮大红色教育。井冈山市推广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红歌教学、专题教学六种模式,持续擦亮红色教育培训金字招牌。投资2亿元建设“我的井冈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打造“五百里井冈”研学大课堂,联动吉安全域文旅资源,实现“研学+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充分利用井冈山独特的“红绿”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非常·井冈山”“铭星冰雪”等项目,推进长征研学营地、农垦记忆园、长谷岭静溪谷等项目建设,不仅拓展了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做精活动推广路径,展示红色文化。为让井冈山精神如星火般燎原,该市创作推广了《我爱你井冈山》《你好老区》《井冈星火》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作品,并面向全国高校遴选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主题,培养“千校万人”志愿者队伍,为各类组织、群体开展宣讲活动超1万场次,直接受众超50万人次,有效扩大了井冈山精神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该市高质量承办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95周年全国理论研讨会、2024井冈山红色音乐文化周等活动,生动诠释井冈山红色文化。

  做强红色德育路径,传承红色基因。着眼于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德育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该市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合作开发思政课堂,将井冈山革命历史和井冈山精神融入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编写了《井冈精神代代传》《毛泽东在井冈山》等地方教材,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开展“红色小讲解员”“红色小记者”等实践活动和“红色历史我来说”“红色歌谣我来唱”等主题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