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中的节气|蝉鸣聒噪时,大暑正浓情

2025-07-22 05:30 阅读
大江新闻原创

烈日灼灼

万物疯长

檐角的雨来得急去得快

留下满院湿漉漉的阳光

蝉鸣撕开热浪

西瓜红瓤沁凉

摇扇等风来

且在盛夏寻一抹惬意

大江新闻AIGC工作室 出品

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在公历 7 月 22 日或 23 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20°。作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大暑的到来意味着 “上蒸下煮” 的酷热模式正式开启,其气候、物候及相关习俗都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腐草堆积处适宜萤火虫产卵繁殖。古人观察到萤火虫多在腐草附近活动,便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化而成,这一说法虽带有浪漫的想象色彩,却也反映了此时萤火虫活跃的景象。

二候土润溽暑:“溽” 指湿润、闷热。进入大暑二候,土壤变得湿润,空气湿度加大,天气愈发闷热难耐,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凸显了大暑 “湿热交蒸” 的气候特点。

三候大雨时行:大暑后期,随着对流运动的加剧,常常会出现雷雨天气。一场大雨过后,虽然短暂缓解了暑热,但雨后湿度仍高,闷热感依旧明显。这一候也体现了夏季降水集中且频繁的特征。

 

大暑饮食习俗

吃仙草:在广东、福建等地,大暑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将其茎叶晒干后煮汁,加入淀粉制成凝胶状的 “仙草冻”,口感爽滑,有清热解暑的功效,民间有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的说法。

喝伏茶: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解暑的作用。大暑期间,许多地方的农村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摆上伏茶,供来往路人免费饮用,体现了邻里互助的温情。

吃凤梨:台湾地区有大暑吃凤梨的习俗。此时的凤梨口感香甜,人们认为吃凤梨能祈求平安吉祥,而且 “凤梨” 与 “旺来” 谐音,寓意好运到来。

吃荔枝、羊肉:福建莆田一带,大暑有 “过大暑” 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荔枝、羊肉。当地人认为,大暑时吃荔枝如同吃人参,能补充元气;而羊肉性温,在炎热的伏天食用,有 “以热制热” 的养生之道,俗称 “吃伏羊”。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