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之见|“自找麻烦”背后是担当和作为
蒋少征
南昌又有个新鲜事物热度飙升,引来广泛关注,那就是近日正式向市民开放的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南昌“两滩七湾”天然泳场的攻略层出不穷,还有游客从安徽、湖南等地赶来,体验在天然泳场里亲近大江大河的感觉。
作为全国水域面积率最大的省会城市,南昌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近30%。赣江穿城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不胜收。去赣江游泳是很多老南昌人儿时的幸福记忆,这份幸福感,源自南昌人依水而居、亲水乐水的传统。所以,“两滩七湾”天然泳场的开放绝对是一片叫好的事情,既发挥了南昌滨水资源优势,又回应了市民亲水需求。
然而,这也绝对是一件“自找麻烦”,必须“吃力才能讨好”的事情。“自找麻烦”是要冒风险的,有来自程序上的,毕竟这样的项目涉及的部门太多,还有来自舆论的压力,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出安全事故,会不会污染赣江水质等等。“不做不错”,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可就算“两滩七湾”在运行过程中,或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我们还是要为城市管理部门点赞,“自找麻烦”背后,体现的正是担当和作为。担当的是各种随之而来的风险,作为体现在面对各种质疑,及时为泳场制定了细致严格的运营管理规定,卫生、公安、消防和城管等多部门携手保障游泳场所安全与卫生,每个环节都像闯关。
江西是一个处处都是青山绿水的省份,拥有一江两岸美景的城市也不少,南昌“两滩七湾”的火爆,也为很多有大江大河穿过的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模式。夏天来了,如何把水激活,做足水文章,还水于民,如何将水资源一头连接市民需求,一头连接文旅资源成为城市发展动能,是这个夏天留给城市管理者的一道新的题目。南昌已经率先破题,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其他城市又当如何作答呢?
而对于市民来说,面对这样城市管理部门“自找麻烦”后出现的新鲜事物,只要是对市民有利的,不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市民能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城市管理部门才会有意愿去“自找麻烦”,“自找麻烦”背后的担当和作为,一定会带来一个动感美丽的长红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