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浸润赣鄱|一座城的蝶变密码

2025-07-11 05:58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宜春市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7月9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宜春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代表作交流发言。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宜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盛夏时节,记者深入宜春,探寻这座文明城市的蝶变密码。

  机制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宜春的文明创建之路,始于高瞻远瞩的谋划,蝶变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

  从2021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的全市动员大会开始,宜春市委市政府将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战略抓手,一抓到底。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建立市领导牵头负责指挥部办公室及多个工作部的联动体系。

  如何让文明滋养广袤的宜春大地,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实起来?一套网格管理方案将中心城区精细划分为60个网格,将城市治理延伸至每个角落。

  宜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晏伟告诉记者,由市领导担任网格长,市区两级部门挂点社区,形成“党政齐抓、市区联动”的强大合力,3000多名网格员穿梭于楼栋之间,用脚步丈量民情,推动“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工作在网格内落实,民意在网格内满足”。

  绣花功夫绘就“幸福底色”

  “为民、惠民、靠民”是宜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鲜明的底色。文明创建绝非形象工程,而是实打实的民心工程。

  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宜春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访万家”“我与群众交朋友”等活动,上门入户问需于民、问策于民,让每一项文明创建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期盼,用干部“责任清单”换百姓“幸福清单”。

  针对“老大难”问题,宜春连续多年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纳入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统筹推进312个居民小区、170条背街小巷、26条主次干道改造和17个农贸市场提档升级项目,让群众住得舒心、行得安心、买得放心。

  在袁州区化成街道,曾经坑洼的背街小巷铺上了平整的沥青,装上了明亮的路灯,小巷居民感慨:“雨天出门再也不用蹚水了,晚上回家的路不再黑灯瞎火了。”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学位、车位紧张等急难愁盼问题,宜春设身处地为百姓谋“位子”,新改扩建幼儿园、学校56所,新增学位3.68万个,增加停车泊位2万余个、医疗床位4000余张。

  “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和温暖,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了。”袁州区秀江街道宜阳社区都市春天小区居民对记者说。

  文明风尚涵养“城市之魂”

  文明创建,塑形更需铸魂。

  宜春深耕“好人之城”品牌沃土,242位“中国好人”如繁星闪耀,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以价值引领润心,宜春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新时代新风正气感召人、鼓舞人、塑造人,将文明化作市民的自觉行动、自愿追求。

  全国道德模范支月英的扎根坚守,中国好人张包春的善行义举,谭良才、付秀秀、吴文清、伍鹏飞等一批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社会风尚。

  在宜春的大街小巷,115万名注册志愿者的红马甲汇成暖流,1.1万余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一线。宜阳新区官园街道安居社区地中海风情小区居民说:“现在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帮忙的多了。”

  在袁州区湛郎街道东方社区书香门第小区,76岁老党员张小金办起免费修理铺,坚持18年服务居民近2万人次。这位“江西好人”说:“只要自己身体好,一定会帮忙到底、服务到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以城乡共建为抓手,宜春大力推进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行动,深入实施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城乡文明焕发新气象。

  良策新法护航“文明善治”

  面对城市治理的顽疾,宜春以改革思维破题,让文明城市创建更具张力,更显活力。

  人行道和背街小巷车辆乱停放,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宜春创新推动市交警支队行政处罚权赋权乡镇街道,有效破解了交警“有权无力”、基层“有力无权”的执法困境。

  针对环境卫生脏乱差这个“老问题”,宜春坚持宽严相济,既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又探索精细化、有温度的管理模式,为流动摊贩设置集中经营摊位1600余个,既改善了市容环境,又守住了城市烟火气。

  文明城市的创建不是急功近利的突击战,而是精耕细作的持久战。宜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既管当下又管长远,既重“力度”又显“温度”。

  顺应群众期盼,《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宜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宜春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从道德约束迈向法治规范。

  从“创则必成”的动员令,到网格长行走街巷的足迹;从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新颜,到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的默契……宜春从“文明起笔”到“幸福落笔”,用数年如一日的守望,书写了动人的文明篇章。

  当“全国文明城市”的荣光落在这片土地,它铭刻的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也是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健 邹海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