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当好文化小使者

2025-07-10 05:53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我获得2025ISMC国际学生数学挑战赛(省级)二等奖,这是最好的毕业礼物。”7月2日,余干县第六小学六年级学生程赟涵欢喜地和家人分享这一喜讯。

  “好学善学、勤思敏行,她在学科学习、演讲朗诵和课外实践等各方面都表现出色。”谈起这个自己带了6年的学生,班主任黄美锦的言语间,透着几分自豪。

  撰写的《从二十四节气看文化传承》双语论文,在中小学跨学科实践评比中获省级特等奖……翻看程赟涵的荣誉证书收纳册,4个省级奖项、1个市级奖项、8个县级奖项、21个校级奖项,一张张奖状、一枚枚奖章,述说着这名新时代好少年的精彩故事。

  在学校,程赟涵不仅是学习标兵,作为班长的她,更是团队的带头人、老师的好帮手。她善于思考,研发了“智能古诗文记忆系统”,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等87首古诗词转化为立体动画,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获2023年度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带领小伙伴们开发的“语音纠错程序”,帮助120多名同学提升口语水平;带领学生团队创编的双语情景剧《花木兰》,以独特的创意、流畅的表演获全县比赛金奖;设计的“少先队成长积分系统”在全县推广,创新推出的“智能排班系统”保障校运会高效运行。

  课堂外,程赟涵充分发挥语言特长,积极参与各类演讲比赛和文化活动,全力做好一名文化传播者。

  “老人站在田里,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在和禾苗对话……”在全省“少年演说家”的比赛舞台上,她以《天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为题,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娓娓道来,赢得台下观众一片掌声;在余干县博物馆,她胸前挂着“小小讲解员”的工作牌,先后进行“枫港龙舟调”(流传于当地的一种民间小调)双语讲解32场次,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故事小使者”。2024年6月,她以作品《让世界听见中国》演讲在省国际人文语言素养大会小学组中斩获二等奖。

  除此之外,程赟涵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倾情讲述,让革命精神焕发青春力量。她创新打造了“红色微剧场”,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演绎”形式再现革命历史,并在校园首创“寻访红色地标”系列实践活动;2023年,她带领小分队探访余干县东山岭革命遗址,白天采集素材、夜间撰写解说词,制作了微视频《血色丰碑》,以少年视角讲述“余干东山岭红色故事”,该视频讲解作品获得县级一等奖。担任校红领巾广播站首席播音员期间,她播报革命故事《红色记忆》专栏累计47期,原创节目在县级红色教育平台展播。

  “马上要成为一名初中生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好知识。还将主动参加更多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种子一样飞到世界各地,开出美丽的花朵。”程赟涵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