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这所学校用爱点亮最后一名初中生的求学路

6月13日中考前夕,在距离彭泽县城50余公里的大山深处,温暖又特别的一幕在浩山乡海形学校上演——九年级学生计钦烽被7名老师簇拥着,举行了一场“一个人的毕业典礼”。
计钦烽和七名教师合影(由夏永力供图)
一段困难的求学路 腿脚不便难以进县城上学
2024年秋季,因教育资源优化调整,作为彭泽县最边远学校的浩山乡海形学校初中部停止办学。新学年开始,该校七、八、九年级共31名学生,除计钦烽外,2人转去外地,其他学生全部转入县城就读。
计钦烽展示毕业证书
记者了解到,计钦烽出生时因脑瘫落下身体残疾,双腿无法独立行走,日常出行要靠助行器辅助。如去往离家50余公里的县城继续完成学业,他的日常生活必须有人照料。读还是不读?该怎么读?计钦烽的父母陷入两难境地。
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海形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夏永力表示:“当时县里帮我们协调了各方资源,准备帮助计钦烽在县城租一个一楼的房子,并给他母亲安排一份县城的工作,这样就能解决孩子的读书和生活问题。”
计钦烽的父亲计翔是一名客车司机,他深知路途遥远,往返不易,更何况儿子腿脚不便。加上计钦烽的母亲在家务农,对她而言,离开家去县城生活困难重重。因此,计钦烽的父母从最开始的顾虑,渐渐演变成了明确的“退堂鼓”。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便,他们只能考虑让计钦烽辍学。
一声郑重的承诺 一个人也要开设一个班
据悉,彭泽县教体局曾建议由学校每周举行一到两次送教上门活动,但这在夏永力看来意义不大。夏永力认为,计钦烽的智力正常,只是比同龄孩子的接受能力稍慢一些,完全可以在校接受教育。计翔也表示,如果计钦烽能在校接受教育,那就继续上学。
如何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只要他想读,我们就继续教,而且必须教好,让他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最终,夏永力表示。该校向彭泽县教体局汇报沟通后,彭泽县教体局也坚定“一个都不落”的目标,克服师资、资金、管理等重重困难,作出决定:为计钦烽一人开设一个班,全力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就这样,在初中部停办、师资分流的情况下,海形学校专门为计钦烽定制了九年级教学计划。校长、副校长、各处室主任等经验丰富的毕业班教师重新拿起课本,轮流为他授课。
“同学们都到县里读书了,而我因为身体原因去不了,心里特别难过。当我听到学校为我一个人开设了一个班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和开心!”计钦烽由衷地表示感激。“这一年来,英语老师对我特别关心,她每天上课前都问我有什么需要,还放英文电影给我看,帮我培养听力。”说到这,计钦烽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一年暖心的守候 七名教师托举起“一人课堂”
“一个人的课堂跟多人的课堂有很大不同。”夏永力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人课堂的所有环节没办法按常规流程走,没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只有教师和计钦烽两人的互动,所以课程设计较常规有很大区别,这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汗水。而上一届的毕业班教师,除了数学教师有更换,其他教师都是原班人马,七名教师带领计钦烽继续完成学业。
校长夏永力为计钦烽上道德与法治课
虽然海形学校小学部教学任务繁重,但这一年来,教师们始终坚持在做好小学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好计钦烽。“我是教计钦烽同学道德与法治的,虽然计钦烽同学身体上差些,但是他很好学,能跟得上老师的讲课,思维还很敏捷。”夏永力欣慰地说。
该校特意为计钦烽修建的斜坡
细节之处见真情。从小学到初中,海形学校始终为计钦烽提供无障碍关怀:班级永远安排在一楼,台阶旁特意修建斜坡供他推行小车。教师们不仅帮计钦烽辅导作业,还鼓励他参与校园活动。在元旦联欢会上,计钦烽的班主任还特意为他设计了一个角色,让第一次登上舞台的计钦烽收获了满满的掌声与自信。
一个向好的转变 “现在我能独立上厕所了!”
计钦烽告诉记者,这一年来他收获了很多,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他最大的变化就是能更乐观地面对困难。
以前上厕所总需要老师或同学搀扶,慢慢地,计钦烽觉得不能一直依赖别人,得学会自己想办法。“老师你不用扶,我自己试试看!”
去卫生间门口需要经过两级台阶,计钦烽先借助小推车(助行器,没有轮子)慢慢地移到台阶旁,把小推车的两个前脚推到第一级,人跟着往前移动,再把小推车的前脚推到第二级,后脚下到第一级,这样一点一点下去,最后推进卫生间里,扶着凳子上厕所。
“现在我一个人就能独立上厕所了!”计钦烽兴奋地说。他还表示,以后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一首教育的颂歌 专属一人的毕业典礼
一年下来,计钦烽的文化课一课不落,顺利完成学业并毕业。2025年盛夏,计钦烽以海形学校初中部最后一名毕业生的身份,迎来了专属他的毕业时刻。中考前夕,海形学校还为计钦烽举办了一场简单但很有仪式感的毕业典礼。
6月13日15时整,在教室里,七名教师将计钦烽簇拥在中间,一同回顾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并勉励计钦烽不畏艰难,勇于追梦,也祝福他未来的路越走越远。最后,教师们为计钦烽颁发了由海形学校和彭泽县教育部门制作的毕业证书。
“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夏永力强调。这场“一个人的毕业典礼”,传递出的是乡村教育的温暖和乡村教师的坚守,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对“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承诺。2025年,海形学校初中部已经完成了它的办学使命,但这份“为一人坚守”的教育光芒,永远为需要的人点亮。
计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非常感谢彭泽县教体局和海形学校这一年来的努力和付出,让我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谈及对儿子未来的打算,计翔表示,以计钦烽目前的身体状况,很难继续求学,首要目标还是多锻炼,借助小推车独自解决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照顾好自己。“未来的路,还得他自己走,希望他能真正地‘站起来’!”
王忠良、李燕梅、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文忠、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吴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