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安福“表嫂茶”,喝出文明新风尚

2025-05-26 07:51 阅读
当代江西

安福非遗“表嫂茶”走进厦门表演《请茶碗》

“喝的是一碗“茶”,传递的是阵阵文明新风。”

“一碗子茶呀,喷喷地香哎!黄条萝卜豆子姜,越吃越有味呀!”4月28日,安福县山庄乡荷溪村伍氏荣寿公祠内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表嫂茶新风团”宣讲成员召集村子里已婚的“表嫂”们,团团围坐,有说有笑,大家边听边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今年2月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走遍中国》栏目以《福地送福:安福》为题,聚焦安福县福地文化,用整整4分钟介绍安福特色非遗民间习俗“表嫂茶”,让这杯带着土味气息的“茶”走入大众视野。

“表嫂茶”是碗什么茶?作为非遗传统民俗节目,“表嫂茶”如何在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01

“表嫂茶”由来已久

在安福县流行的“表嫂茶”,其实由来已久,它原本是安福农村已婚妇女们之间流行的一种独特茶俗,一般以自然村为主,每年春节过后会在各自然村每家每户轮流进行。

所谓的茶,不是单纯由茶叶泡制的茶,而是一碗由茶叶,外加“黄金条”(腌制晒干的胡萝卜条)、盐姜、炒黄豆、金橘饼、油饼子和紫苏浸泡的多味茶水,风味独特。这种“表嫂茶”习俗以洲湖塘边村最为典型。

为什么叫作“表嫂茶”呢?首先,江西人喜互称老表,外地人也称江西人为老表,所以江西人常将已婚妇女统称为表嫂。而“表嫂茶”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清乾隆年间,塘边村的妇女经常遭到附近山贼的骚扰。有一次,族长夫人在大夫第屋内备好茶水食点,将本村已婚妇女聚集在一起,边喝茶边商量打败山贼的计策,大家一致同意邀请武力高强的“曾打师”来帮忙,结果真的打败了山贼。为庆贺胜利,族长夫人好酒好菜款待,不胜酒力的打师在醉酒后喝了族长夫人沏的茶,连声称赞:“表嫂,好茶!”

从此,“表嫂茶”便在安福南乡一带流传开来。《安福县志》中如是记载,清朝中期,南乡兴起了村妇在每年新春过后,喝“表嫂茶”的风俗,气氛热烈,特色鲜明。

安福人尤爱喝茶。以前喝茶名目繁多,比如,女子出嫁要喝“嫁娘茶”、妇女怀孕要喝“好事茶”、小孩出生要喝“毛毛茶”、孩子满周岁要喝“周岁茶”、孩子读书要喝“发蒙茶”或“升学茶”、当了婆婆要喝“三代茶”、老人做寿要喝“祝寿茶”……起初是在安福南乡片洲湖、金田、彭坊、洋门、寮塘、甘洛等乡镇流传的一种生活习俗,后经世代相传,相沿成俗。

在当地文化部门的编排下,“表嫂茶”逐渐演变成说唱形式的表演节目,还成立“表嫂茶新风团”等宣讲品牌,常年为游客表演,给村民宣讲。“安福表嫂茶习俗”还入选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表嫂茶”。刘志宏/摄

 

 

02

民间艺术奇葩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表嫂茶”起初是一种随意的聚会,无需固定情节,也没有规定话题。表嫂们一边慢慢呷着茶水,一边用细长竹签挑着浸泡在茶水里的黄萝卜条、盐姜、炒黄豆等小食品吃。聊天内容涵盖衣食住行、娶亲嫁女、穿衣吃饭、子女婆媳、升学就业、耕种饲养等等,大家边喝边聊,谈笑风生,各找喜欢的话题,相互交流生产生活、治家理财等经验。

表嫂们喝得兴起,在欢乐的气氛下,会唱歌的表嫂会亮起嗓子打山歌,一旁的表嫂们会敲着茶盏盖或用小篾棒击打茶盏沿伴奏,跟着唱和。

歌词多是乡间俚语,清新上口,听来颇有乡野情趣。《采茶歌》《十碗菜》《画眉出笼》《筛碗浓茶郎俚喝》等,都是久唱不衰的乡村传统民歌。歌中表现的大都与农事、节庆祝福、传统美德、生活爱情等有关,歌词朴素,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

非遗表嫂茶进景区。刘志宏/摄

 

一碗子茶呀,喷喷地香哎!黄条萝卜豆子姜,越吃越有味呀!哥呀子咯妹呀!越吃越有味!

二碗子茶呀,满冬冬哎!端给我的好老公,不惹蝶来不招蜂呀!哥呀子咯妹呀!浓茶喝了心里明啊!

……

喝着唱着,笑着跳着,日近中午,在主人的挽留声中,吃罢午饭,口香肚饱的表嫂们,纷纷起座道谢,尽兴而去……

那时,对“表嫂们”轮流请茶这事,男人们都十分支持,他们体谅女人们一年到头的辛苦与不易,正好趁着农闲让她们好好享受一下闲暇与快乐。因为,春耕马上就要开始,喝完“表嫂茶”,又要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了。

“表嫂茶”唱词为南乡俚语,伴奏为地方特色锣鼓,有浓厚的地方风韵,极具乡土特色。这种鲜明的地域特色,为其登上艺术舞台加分不少。

近年来,安福县高度重视“表嫂茶”习俗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积极组织县文化馆、县文工团等文艺专业人员以“表嫂茶”为元素,创作、编排舞台艺术节目,并多次参加省、市各类艺术活动和赛事,成为民间艺术舞台上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

经过文艺工作人员改良的“表嫂茶”唱词,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乡风文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外国留学生正在洲湖镇塘边村体验表嫂茶。刘志宏/摄

 

 

03

喝出文明新风尚

“喝‘表嫂茶’不讲究什么规矩和形式,因为来的女人、小孩多,不可能全部摆好高桌矮凳,无论是厅堂灶前,内室庭院,只要有坐的地方就行。”安福表嫂茶习俗非遗传承人王连娥介绍。

喝了“表嫂茶”,不管以前矛盾深浅,在喝茶中彼此心照不宣,所有的恩恩怨怨在茶中冰释前嫌,营造了邻里团结、宗族和睦的良好氛围。因此,“表嫂茶”也被称为“团结茶”“和谐茶”。

立足非遗传统民俗“表嫂茶”的深厚群众基础,安福县创新设立了“表嫂茶新风团”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等,除了在全县旅游活动、节庆表演中展现自我,还吸纳各乡镇的表嫂们成为志愿者,因地制宜开展邻里纠纷化解、农时送“清凉”、文艺表演、移风易俗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当地政策宣传、文明新风推广主力军。

“表嫂茶”不仅是一种地域特色浓郁的茶事习俗,也是安福南乡农村妇女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交方式。一场普通的农村家庭主妇们的饮茶“派对”,蕴含着邻里友善、宗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文化内核。

在吉安市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

 

“现在请茶聊天的话题逐步从原来的生活琐事扩大到农业技术、市场信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等,”王连娥说,“近年来,县里的文艺工作者已经加工创作出不同主题的‘表嫂茶’,在更大范围内供人们观赏、传承,越来越多的妇女喜爱喝‘表嫂茶’。”

喝的是一碗“茶”,传递的是阵阵文明新风。安福县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注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充分发挥“表嫂茶新风团”宣讲品牌作用,以“宣讲+唠嗑”的形式,用村民之间聊天的“大白话”讲述移风易俗的好处和陈规陋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政策解读与群众身边生产生活变化结合在一起,与群众柴米油盐融合在一起,把“大道理”化为“小故事”,将文明新风融入一碗“表嫂茶”里。(刘佳、刘小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