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康复期的中西医调理建议

2025-04-30 07:45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陈宇峰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康复期。如果这个阶段调养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反复、体质下降,甚至遗留长期咳嗽、乏力等问题。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详细解析肺炎康复期的科学调理方法。

  一、中医和西医是如何看待肺炎的?

  西医认为,肺炎是一种肺实质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发,也可受外界因素刺激而诱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过其致死率很高,已位列各类致死疾病的前五名。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高烧、胸闷、气短等临床表现。

  中医则认为,肺炎属于“风温”“咳嗽”“肺热病”等病症范畴。中医相关研究人员称,肺炎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要是在劳倦过度等因素作用下,机体正气不足,此时若受到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侵袭,邪气入里化热,就会引发肺炎。当出现肺炎症状时,会因邪伤肺卫、卫气郁闭而恶寒发热;因肺气失宣而咳嗽、气喘;因肺不布津而咳痰等。

  二、中医调理建议

  (一)中药调理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肺炎的治疗亦是如此。治疗期间,要综合考量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情况来明确证型,进而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风热犯肺证。若患者有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口渴、咽痛,以及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大多属于风热犯肺证。治疗时应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原则,可调整用药,例如在银翘散的基础上,加大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药物的用量。

  痰热壅肺证。当患者出现高热、咳嗽、痰多且黄稠、胸闷、气喘,以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时,一般为痰热壅肺证。治疗需遵循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的原则。可在原方剂的基础上,增加黄芩、鱼腥草、瓜蒌等清热化痰药物的用量,或者添入葶苈子、桑白皮等泻肺平喘的药物。

  气阴两虚证。肺炎恢复期,若患者依旧存在咳嗽、少痰、神疲乏力、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可判定为气阴两虚证。此时应注意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可以调整方剂,添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的药物。

  (二)饮食调养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在肺炎康复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雪梨。雪梨性凉,味甘,具有润肺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将雪梨炖煮后食用,如食用冰糖雪梨,既能润肺止咳,又能补充水分和营养。

  百合也是一种很好的食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百合煮粥,或者与银耳一起炖煮,做成百合银耳羹,适合肺炎康复期患者食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肺燥咳嗽等症状。

  此外,山药也是不错的选择。山药健脾益肺,补肾固精。可将山药与排骨一起炖汤,既美味又营养,能够补益肺脾之气,增强患者体质。

  三、西医调理建议

  西医治疗肺炎的方式取决于病因与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涵盖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对于细菌性肺炎,医生会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初次治疗后,依据病人的反应、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以预防并发症。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这包括祛痰、止咳、吸氧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当痰量较多时,可使用祛痰药物或者进行气道雾化治疗;发烧时,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

  日常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肺炎患者应充分休息、多喝温水并按医嘱服药,有助于恢复健康。在体温恢复正常且停止咳嗽之前,尽量不上学或上班。即便感觉身体正在逐渐好转,也不要过度劳累,以免肺炎复发,因为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恢复体力。多喝温水能够缓解咳嗽,而且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尿量,从而间接排出体内毒素。由于烟草对肺的损害非常大,会使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应尽量避免吸烟或在吸烟区附近停留。

  肺炎康复期的中西医调理方法各有千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中西医的调理方法相结合,全面促进身体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恢复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